唐朝死于藩镇,这几乎是一个常识性的概念:地方军事力量的失控和无序扩张形成了“弱干强枝”的局面,最终颠覆了中央王朝。
真的是这样吗?从唐文宗李昂的态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有一天,他退出王朝后,感叹自己比不上东汉亡国之君汉献帝。汉献帝只是受制于强大的大臣,而自己却受制于“家奴”。
他所说的家奴是指宦官集团。
[img]496237[/img]
我们引以为豪的汉唐正是宦官乱政的巅峰时期,尤其是唐朝。自唐德宗(公元779-805年在位)以来,唐朝宦官杀死了两位皇帝,废除了一位皇帝,建立了八位皇帝(唐文宗就是其中之一),权力惊人。
与此同时,不愿被家奴控制的唐文宗曾与文官联合发动甘露之变,旨在一举消灭宦官势力。文官集团从未想过事情会被揭露,但却面临着毁灭的灾难。唐文宗本人被囚禁和抑郁,唐朝完全失去了翻身的机会。
唐朝宦官之祸是如何形成的?
东汉末年以来的几百年间,宦官势力被历代压制,几乎完全远离中央权力。唐初,宦官数量少,职务低,地位低下,与朝政无关,纯粹扮演“奴隶”的角色。
在唐玄宗李隆基期间,唐帝国前所未有的繁荣逐渐使他感到快乐。为了减轻负担,为日益庞大的后宫服务,宦官队伍逐渐扩大,亲信的高力士和其他人甚至被授予了部分权力。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朝廷官员的奏折甚至必须通过高力士传递给李隆基:“每四个方向的演奏表都必须是力士,然后进入皇室,小事就决定了。”
在朝廷外,李隆基还有另一个宦官帮手杨思旭。和高力士一样,这个人在李隆基还是藩王的时候和他交朋友,然后积极参与政变,帮助他夺取政权。杨思旭勇敢、凶猛、残忍、易杀,为李隆基在外打仗承担了重任。开元年间,他带领军队平息了岭南的多起叛乱,因功封上了柱国和郭国公,对李隆基的贡献甚至超过了大多数武将。
但即便如此,高力士和杨思旭对政府的干预并不多,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只扮演“工具人”的角色。然而,他们的出色表现给统治者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与文臣和将军相比,他们周围的宦官也更有能力和可靠。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李隆基前所未有地提防镇将军。在应对叛乱之初,他重用宦官当监军,盯着带领军队平叛的将军。即使是宦官边令诚的几句添油加醋的诽谤,李隆基也杀死了在潼关苦苦抵抗安禄山大军的著名将军高仙芝和封常清。
[img]496238[/img]
面对狼似虎的叛军,昏招迭出的唐朝廷战败如山倒。唐肃宗即位后,虽然郭子仪、李光碧等著名将领被重用平叛,但他也留下了后手——他对太监李辅国、鱼朝恩等人的宠爱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李辅国不仅手掌禁军,肆意干涉政府,甚至太上皇帝李隆基也被他随意处理;至于鱼朝恩,它已经成为制衡郭子仪等将军的重要棋子。那些在前线战斗的将军经常用太监的话惹麻烦。
唐德宗在位初期,一度坚持任命文武百官,禁止宦官干政,中兴气象呼之欲出。然而,在公元781年发动的削藩战争中,唐德宗操之过急,政策失误。许多原本参与平叛的藩镇纷纷加入叛军队伍。长安城甚至被路过的泾原兵马占领,唐德宗在宦官的保护下逃往奉天避难。
后来,虽然唐德宗依靠首相李泌、将军李生等人来平息叛乱,但唐德宗完全失去了对武将的信任,转而像祖先一样宠爱宦官。从那时起,精锐的禁军神由宦官控制。
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两位神策军中尉基本上都是宦官。唐朝皇帝本来想用这种力量对抗朝廷内的文官和朝廷外的藩镇,但也让宦官集团如虎添翼。他们成功监督军队、典兵和参政,逐渐成为控制皇权的恐怖势力。
唐德宗之后,几位唐朝皇帝的废除都与宦官有关:曾平定河北三镇的唐宪宗被宦官毒害,唐穆宗被宦官扶上皇位,成为傀儡;随后,唐敬宗在位一年多后被宦官刘克明等人杀害,李昂在宦官王守成等人的支持下登上皇位。这就是上面提到的唐文宗。
唐文宗是王守成的受益者,但他不愿意充当王守成的棋子。在亲信文官李训的帮助下,他利用宦官集团内部的矛盾,将仇士良提升为左神策军中尉,排斥和分化王守成的军政权力。经过一番操作,王守成被彻底剥夺了军权,然后在公元835年10月被秘密毒害。然而,神策军的指挥权落在了仇士良手中。
[img]496239[/img]
驱走豺狼,但吸引了老虎,敌人远比王守成更贪婪和残忍。唐文宗和文官集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威胁,因此他们准备联手消灭所有的宦官。在李训的计划下,他们秘密谋求甘露兵变。
但事实证明,唐文宗委托的不是人。李训思维敏锐,智慧过人,精通易学。虽然他很有才华,但他没有智慧。他试图弄清楚文宗决心与宦官集团打交道,所以他到处迎合他,直到他成为首相。
因此,我们不应该认为他是文官集团的代言人。一方面,他协助唐文宗与宦官集团打交道,另一方面,他也毫不手软地压制了李德裕、李宗闵等人。
根据李训的计划,公元835年11月21日,唐文宗会见了所有官员和大臣。韩约上演,假装向左金武汇报,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上发现甘露;李训还合作表演,要求大臣们检查这个吉祥。
然后,文官们先去检查,然后回来讨论。有些人认为甘露是真的,有些人说是假的,所以唐文宗借此机会让所有的太监再次观看。事实上,此时的李培已经安排了数百名杀手伏击左金武使院子,准备抓住太监。
然而,原来的李训计划不够仔细,韩约演技差,杀手伏击太低。仇士良等人一进左金武大院,就看到了杀手,然后迅速撤退;李训派人追杀,但只杀了几十名宦官。仇士良和右神策军中尉于鸿志等人劫持唐文宗成功逃回内殿,随后关闭宫门,动员神策军主力对文官集团进行大屠杀。
在这场灾难中,成千上万的人死于死亡,三位首相被斩首,并被处以抄袭家庭、杀害家庭、妻子和女儿、不成为宫奴的惩罚。文官集团几乎遭受了灾难。第二天上朝时,已经是“没有宰相的历史知识班,没有复杂的官员班列”了。无数无辜的士兵和人死于混乱的军队。
[img]496240[/img]
甘露变更后,唐文宗被囚禁,仇士良被封为右卫将军,变得越来越不可战胜。他毫无顾忌地控制政府,杀害朝臣,甚至在他眼里,皇室也像芥末。据史料统计,仇士良先后杀死了两位国王、一位妃子和四位宰相,宦官的权力被他带到了顶峰。
唐宣宗时期(公元846-859年在位),唐朝设立了枢密院,两个枢密使都由宦官担任。他们和宰相一起,光明正大地掌握了朝政;唐末,中书门下的所有文件甚至必须通过枢密“贴黄”才能生效。至此,皇帝和文官集团完全向宦官集团认输,宦官集团完全掌握了政权和军权。这些人没有治国的素质和愿望,唐朝的灭亡已经成定局。
直到公元903年,大军阀朱文杀害了700多名宦官,解散了他的军队,彻底打击了一百年的宦官势力,但唐朝也死了,四年后正式灭亡。
因此,与藩镇相比,宦官集团对唐朝的伤害更大。
唐朝死于家奴,被宦官掌权百年,皇帝被视为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