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10月,安史之乱发生。事发之初,唐玄宗真的不知道安史之乱怎么来。安禄山一发难,整个北中国都吓了一跳,第一个站出来平叛的是大文人颜真卿。颜真卿是平原太守,是安禄山管辖范围内的太守。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
[img]496406[/img]
颜真卿首先起兵,发表了征服安禄山的号召,一天内募集了1万多名士兵。黄河以北的力量接近他,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了20万军队。作为一名教练,20万军队宣传书法家形成了一支伟大的力量。
颜季明的联系,颜高卿终于起事了。因为寡不敌众,安禄山问被俘的颜高卿,先割下颜高卿的舌头,然后砍下他的手,用最残酷的刑法对付英雄。随后,颜家30多人全部被杀,颜季明也被杀。
面对这种情况,颜真卿仍然坚决平叛,不断地带领球队战斗。颜真卿写了几篇文章来纪念家里的人。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纪念侄子颜季明的《祭侄帖》。如今普通书法家认为《祭侄帖》是王羲之《兰亭序》之后的第二篇帖子,也就是天下行书的第二篇帖子。当然,也有像我这样非常兴奋的人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帖子,它包含了一个家庭和颜真卿自己对生活的巨大投资。
当他46岁的时候,颜真卿举起旗帜,骑上马背,带着20万人杀死了安史之乱的部队。没人想到,28年后,74岁的颜真卿又接受了另一项使命。原来,各地的藩镇趁机在各地称王,以平息安史之乱。现在真的没有力量打李希烈,只能安抚他。
谁来安慰?皇帝想到了74岁的颜真卿。原因是颜真卿应该是打安禄山最有功的人。他比李希烈更有功。他可以居高临下地教育他,说服他。
李希烈用尽了流氓手段。过了一会儿,他伪装烧死他,把颜真卿推到了火堆前。当然,颜真卿一点也不屈服。为了报复,李希烈处决了颜真卿。那一年,颜真卿76岁。颜真卿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唐朝文化的最后一丝尊严,也为中国文人在政治灾难中的文化人格树立了最高的榜样。
我们经历了风霜,看到了太多的喜剧和悲剧,有些人和事让我们泪流满面,颜真卿就是这样一个人。看着他的《祭侄帖》和生活,我们不得不泪流满面。虽然我们非常喜欢李白、杜甫、王伟和白居易,但我们对他们的生活事迹感到兴奋和自豪,但这种兴奋属于中国文化的骄傲。而颜真卿既是中国文化的骄傲,也是中国英雄的骄傲!
出身文人的颜真卿,他的作战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