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清朝藩王造反,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选择继承人往往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一般来说,正常的皇帝有很多儿子。根据长子的说法,一般没有争议,但有时长子的能力不好,然后就会出现问题。
最明显的是唐代的李世民。原来,他的大哥李建成应该继位,但李世民比李建成有更强的能力,所以李世民有了一个想法。结果,玄武门发生了变化。历史上手脚相残的事情并不少见。
[img]495316[/img]
然而,在清朝,这是一个例外。清军入关后统治中原,共经历了十位皇帝。每个皇帝都有很多儿子,尤其是康熙和乾隆。这些儿子基本上被封为藩王。
从明朝的历史可以看出,朱允炆继位后,下属的藩王开始不淡定,尤其是朱棣更加不开心,结果是清君侧以靖难之战为名,朱允祎直接被赶走,那么清朝为什么没事呢?
事实上,清朝的诸侯数量是历史上最多的。难道没有人想在这么多诸侯造反吗?一定有一些,但为什么诸侯在清朝从未造反和夺取权力呢?事实上,主要原因是清朝对诸侯的制度管理更好。
[img]495317[/img]
清朝对藩王的行为管理非常严格,一举一动都要向朝廷报告。如果任何藩王擅自离开封地,将被定罪60英里以上。藩王出城前必须向皇帝报告,经批准后才能行动。
@ 并非所有的王子都被分封到各地,大部分还是经常留下来,也就是在皇帝眼皮下,而且不给兵权,想闹也没有机会。
此外,清朝的藩王爵位不是世袭的。如果你想获得爵位,你必须有军事成就。如果没有,皇帝必须亲自承认。否则,每个下一代的头衔都会减少一点。当它减少四五代时,它基本上与平民相似,更不用说叛乱了。
[img]495318[/img]
@ 当地藩王禁止与朝中大臣交朋友。如果要造反,首都必须有人,这阻止了双方的交流,那么藩王造反基本上是没有条件的。在清朝200多年的统治下,没有藩王造反。
特别是在清末,慈禧太后掌权后,一位女士在法庭上告诉她该怎么做,并支付了大国割地的赔偿金。许多藩王不喜欢慈禧,但由于没有条件,他们只能让慈禧骑在自己的头上。想到这件事已经够压抑的了。
[img]495319[/img]
从清朝对藩王的管理制度来看,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严格控制,约束藩王的一切行为,让他们没有机会动。
清朝的藩王那么多 为什么在此期间没有人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