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李元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夏景宗李元浩,党项族,银州米脂村(今陕西米脂县)人,西夏开国皇帝。自称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后。远祖拓跋思恭帮助唐熙宗平定黄巢起义,给李姓,封西平王。继西平王之位后,李元浩放弃了李姓,声称自己的名字已经过去了。天授礼法延长了元年(1038年),正式成为皇帝,成立了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市)。
[img]496126[/img]
1038年,李元浩刚刚从宋朝领土裂变,创建了一个大夏国,被称为“西夏”。虽然宋朝迅速做出反应,打破了“外交关系”,停止了相互的城市,发起了军队讨论,最终迫使西夏国主李元浩削减了皇帝的头衔,但宋夏的僵局也发生了。此后,西夏与宋、辽相争,建立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随着大宋朝的繁荣和数百万士兵,一个小小的西夏国家一直无能为力。
说到西夏,很多人会想到大西北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黄土西风和贫瘠的土地。事实并非如此,西北也有好地方,如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等。特别是河套平原被称为塞外江南,是鄂尔多斯高原地区与贺兰山、狼山、大青山之间的失守地区。地势平坦,土层良好,有利于黄河浇水。它是宁夏和内蒙古的重点农业区和谷物产业基地。西夏紧紧抓住河套平原的福地,其他人的生活也很富裕!
[img]496127[/img]
虽然西夏农牧业和手工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不如宋朝,但在“以战立国”的基本国情下,其军事生产制造水平相当高。西夏占据了河西走廊和陕西、甘、宁、河套地区的纯天然农场。自古以来,党项人就以养马而闻名。李元浩治国时,专门设立了集体牧司,以董理养马。因此,西夏骑兵队需要的寿元马和善马来源丰富。西夏有两种武器,堪称神兵利器:
第一个是神臂弓。又称神臂弩,是党项人李宏在北宋神宗阶段创造发明的。《梦溪笔谈》说,神臂弓“能洞重扎”(即能穿过双层扎甲)。神宗传到宋朝,成为宋军弩手的风格规范武器之一。庄外的《鸡肋编》卷下说:“西夏兴州出良弓,中国买,云每一张几百千,时边会有十几个献童贯者。西夏剑也以举世闻名,夏人剑曾被宋人称为“天下第一”。
第二种是盔甲。西夏著名的“疖子甲”,品质优良,“冷锻而成,光滑光滑,非弩俏丽”。西夏人自己奔跑呼号弘武善战,再加上这样的神兵利器,也是如鱼得水。宋朝中后期以来,宋夏战争一直停止,持续了近百年。除了军事手段,宋朝还有几次强大的经济封锁。但西夏还是像杀不死的小强一样,活活扛回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能力?
[img]496128[/img]
盐是古代的关键工业原料。青白盐产于西夏盐池,质优价廉,在西北销售良好。卖盐的个人财富也成为西夏生存和治理国家的关键资产。包拯曾强调:“元昊数州的地方,财用所出,仰给于青盐。宋人李继和(大将李继隆的弟弟)也曾说过:“番戎所赖,止于青盐。"西夏更是以青白盐贸易为基础,谋取了大量财富,到处招贤纳士,拥有抗宋资产。
因此,宋朝坚决关闭贸易争场,阻止青白盐注入,并严令:“自陕往西以来,敢于私市的军人青白盐都坐死了!宋朝在西北也有专卖店的盐,主要产于山西省的解盐。但价贵味微苦,完全不能与“价廉而味甘”的青白盐市场竞争。讨论场关闭后,不仅西北民怨沸腾,一些已经归附的番茄甚至倒退,投奔西夏,而边境军警民欺上瞒下,私下走私货青白盐也层出不穷。
西夏富有,神兵利器,高品质军马,只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没有人。西夏全盛时期,人口不超过300万,与宋代相比,人口接近1亿,仅京东路人口总数就超过了西夏全国。但是有一种情况很可怕,西夏进攻宋朝时,基本上每次都是十万甚至几十万的部队。与著名的永乐城对决,西夏派出50多万部队,宋朝西北地区没有那么多部队。如何保证西夏?
[img]496129[/img]
很简单,就是全民皆兵。一旦与宋朝发生大规模战争,西夏就开始动员全国各地。全国15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丁基本都参军了,当然可以动则几十万大军。但也有一个难题,那就是一定要快刀斩乱麻,不能长久。范仲淹到达西北盟军时,选择了坚壁清野的对策,宋朝建设永乐城、平夏城等,脚踏实地地推进,根本没有与西夏军的主要血战。
在西夏,找出这意味着什么,你自然会全力以赴地攻击这座古城堡。为了更好地攻击平夏城,西夏小梁皇太后甚至亲自带领军队进攻。结果,她被张武殴打,西夏40万军队败退。宋朝完全获得了西夏的优势。众所周知,随着金国的兴起,宋金签署了海上联盟。宋朝的发展战略从西北转移到东北,西方军队被转移到东北攻击辽国。
接下来要做的就很清楚了。宋朝被趋势强劲的金兵一举解决,西夏也借此机会夺回了宋朝占领的土地。宋朝的经济发展确实在发展,但经济发展和国防错位,就像一个不一定会打篮球的大个子一样,不能摧毁西夏是正常的。
李元浩建立的西夏军事武器制造能力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