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国时期,每个人都会想到什么?以下是相关的历史事迹。
190年,汉代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遍地,世界混乱。到208年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的原型。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蜀汉诸葛亮和姜伟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265年,魏国司马炎废除魏元帝自力更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名字是“晋”,历史上被称为西晋。
[img]496171[/img]
历史上,中原王朝经常遭受外国侵略,最关键的三次:五乱华,结束了西晋王朝;金兵侵略,最终导致 宋元更替;满清入关,大明朝政权终结。宋朝的亡国因素很多,但金兵南进无疑是最直接的原因。而五胡乱华和满清入关,都是利用中原动荡,才借机而入。然而,汉末三国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曹魏、蜀汉、孙吴做了一锅粥。为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外国的混乱?
汉末,黄巾起义后,董卓先是乱政,然后是各行各业诸侯国军阀混战。魏、蜀、吴三国鼎立,然后是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决斗。可以说,汉朝不到100年就是一场持续的九州争夺。当时,曹魏主宰了北方地区,这也意味着曹魏独自抵抗了北方匈奴人蜀汉、孙吴,并逐一完成了他们。
[img]496172[/img]
自西汉以来,北方匈奴人自始至终都是中原王朝的一大烦恼。他们生活在各种植物中,来来往往,每个人都生活在马背上,英勇善战。始皇时期,张邯率军30万北击匈奴,汉武帝时期连续启动河西、漠南、漠北战役,对游牧民族造成重大打击。在三国时期,虽然匈奴人很难成为威胁,但乌丸人和鲜卑人迅速崛起。他们像游牧民族一样擅长弓骑,生活在各种植物中,并决心赢得中原。
乌丸人的整体实力要弱得多,曹魏也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官渡战前,黄河向北归属于袁绍的势力,他非常重视与乌丸人的关系,甚至相互通婚。因此,袁绍在官渡战役中战败后,袁尚和袁熙两兄弟逃到乌丸寻求庇护。于建安十二年(公元年207年),曹操准备彻底消除袁氏残留阵营,与乌丸作战。张辽大破乌丸,乌丸称臣,反而成了曹魏的精英骑兵队。袁家兄弟逃到辽东后,被辽东刺史公孙康杀害。
[img]496173[/img]
相比之下,三国时期鲜卑人的整体实力还是比较强的,但问题是鲜卑人更依赖英雄,否则就是一盘散沙。终于期待着柯比将统一鲜卑,结果青龙三年(公元年235年),曹魏派出杀手,成功暗杀柯比能。从那以后,鲜卑人失去了统一的领导干部,“种落离散变量,互相侵略,最强者逃跑,弱者请服”,从此不能威胁曹魏的政权。虽然方法不好看,但确实有用!
不仅曹魏、孙权解决百越、刘备西抗羌戎,大部分都算是统一战线。魏、蜀、吴三国要染指中原地面的外族,都会尽力严厉打击。汉未的张宏、公孙赞、董卓等,曹操的田豫、招聘、梁习等,多次打破乌丸、鲜卑等外国人。在汉末三国对外开放战争中,少数民族从未在中原人手中获得成本效益。@ 曹魏大将吴丘节两次发兵征服高句丽,攻克丸都,差点灭国。
在汉代,即使是汉朝,那些犯我强汉的人也会受到惩罚。这句话仍然很有破坏性。魏、蜀、吴争霸了几十年,但三国最终还是回到了西晋司马氏。然而,西晋王朝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国人解决的王朝。中原汉族甚至来到了灭亡的边缘。中国也进入了五胡十六国100多年的大瓦解王朝
中原王朝经常被外国侵略。为什么三国时期没有外国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