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赵氏孤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关于赵氏孤儿的戏曲,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今天就来说说赵氏孤儿和赵氏之后真正崛起的传说。
下宫的困难对赵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几乎摧毁了赵,只有一个赵武。所谓的“利用他的疾病杀死他的生命”,在赵衰落后,为什么晋国的其他贵族没有抓住机会切断根,而是让赵一步一步地再次崛起,甚至成为三个晋的主角之一?与赵的孤儿传说相比,真实的历史更具传奇性!
赵,来自商朝名门嬴姓,是纣王将军飞廉的后代。飞廉有两个儿子,一个是邪恶的,武王在周朝战死,秦国君是后人,一个是季胜,赵国君是后人,所以秦赵本来就是一家人。恶与季胜后人为周天子服务,先后被赏识封地,从而开启了秦与赵的传奇。
重耳(晋文公)已经流亡19年了,五个人一直跟着他们,其中一个叫赵衰。重耳回国登基,成为晋文公后,成立了三军六清制,即上、中、下三军。每支军队由两名军事将领和六名清医生担任。其中,军事将领也被称为元帅,也负责国家政府。晋文公理论功行奖励,重新奖励追随流亡的人。赵衰成为六清之一,封原地。赵的真正崛起始于晋文公时代。
三军六卿制充分发挥了大贵族的积极性,使晋国战斗力倍增,先后击败秦楚二强,确立了晋国春秋霸主地位。然而,六卿的权力太大了。之后,晋国国君被架空,六卿掌握了大权,导致了三家分晋的悲剧。
[img]492160[/img]
赵盾,赵衰的儿子,晋朝赵氏的第二位宗主,曾任命王子易高(晋灵公)即位,由赵盾统治。史书上说“赵衰也是冬天;赵盾也是夏天。”赵盾依法治国非常严格,在晋国专权20年。因此,赵盾是晋文公之后晋国的第一位权臣,融合了军政权力。关于赵盾,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1.由于赵盾掌握了军政,掌权引起了朝廷的不满,先都、吉郑父、石谷、梁益耳、快德等五将形成了反赵联盟,历史上被称为“五将乱晋”。赵盾抓住这五个人后,无视晋灵公母亲穆颖的反对,全部处死。
与此同时,赵盾将英缺、栾盾、胥甲提升为六卿行列。赵盾取代国君主持重建三军六卿,说明赵盾的权力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
2.晋灵公不行君道,荒淫无道,用重税满足奢侈生活,让人不聊生活,甚至准备除掉赵盾,于是赵盾大概安排了一下,就“流亡”了。然而,在逃离晋国之前,他的表弟赵穿杀死了他的灵公,所以太史董狐书说:“赵盾杀了他的君夷高。”晋灵公死后,赵盾立晋灵公叔是晋国的君主,也是晋成公。
[img]492161[/img]
赵盾死于政治20年,留下了巨大的党羽和巨大的财富。后来,他的儿子赵朔成为晋朝赵的第三位宗主。赵朔和他的弟弟赵应该接近英和栾,而另外两个弟弟赵彤和赵括应该与先谷结党,赵分裂了。
由于赵朔英早逝,他的儿子赵武又年轻了,所以他失去了他的宗主地位。当时,晋国从六清扩大到十二清,其中赵占三清,即赵芳、赵通、赵括,但没有赵武的地位。当时,赵武和赵庄姬住在晋景宫。
与此同时,赵也发生了一起丑闻。赵朔的妻子赵庄姬是晋成公的女儿。赵朔死后,她与姐夫赵英齐(赵朔的弟弟)有过外遇。事件曝光后,赵英齐被赵通和赵括的兄弟驱逐出晋国。
因此,赵庄姬感到非常愤怒。一方面,她的情人被流放到齐国,最终死于异国他乡。另一方面,她的儿子赵武失去了他的宗主地位,他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因此,赵庄姬怀恨在心,在哥哥晋景公面前诬陷赵,说:“赵彤和赵括将制造混乱”,而与赵氏家族长期存在矛盾的刘氏和栾氏趁机为赵庄姬作证。
晋景公对赵的权力过于担忧,顺水推舟。最后,在多方的推动下,晋国杀害了赵彤和赵括,并摧毁了他们的家庭。历史上被称为“下宫难”。其中,英的崛起之路是赵的血泪铺路的。
赵氏下宫之难,看似赵庄姬搬弄是非,实际矛盾早已存在,赵庄姬只是一根导火索。
[img]492162[/img]
下宫难爆发后,有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晋国没有斩草除根,彻底摧毁赵?第二,赵的实力急剧下降,为什么能迅速崛起?原来赵虽然得罪了很多人,但也施恩了很多。恩人让赵家幸存下来,迅速崛起。
韩厥是韩氏族的宗主,赵盾有养育之恩和知遇之恩。因此,当晋景公和英氏准备彻底铲除赵氏族时,韩厥不仅拒绝出兵攻打赵氏,还强劝景公大胆直言:“赵氏,先贤伯益之后。自中衍以下,嬴姓显贵。赵衰佐文公,赵盾佐襄公,都是国臣,有大功于晋。但是一旦被罪,绝其嗣呢?今天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恐怕后于晋!王君侯三思……”一举唤醒晋景公,让侄子赵武担任赵氏宗主,并还了部分封地。
赵武成年后,晋丽公(景公之子)希望借赵武来压制英氏等嚣张气焰,此时就体现了赵氏家族的底蕴。韩厥一直支持赵武,曾攻打赵的栾书。此时,他是晋国的中将,是一名元帅,负责国家政治。一人以下有一万多人。因为赵盾对他很好,他也支持赵武。可以说,除了英氏,其他清族至少不反对赵武。栾书攻打赵氏,又何不反对赵武,除报赵盾恩外,栾书与赵同、赵括关系不好,但与赵朔关系不错。
由此可见,赵氏一族再次崛起并没有太多的外在障碍,接下来就看赵武的能力和运气了。
晋李公被杀后,晋悼公继位,上台时只有14岁,是晋国最后一位才华横溢的君主。晋悼公上台后,元帅栾书被废除(晋李公之前已经灭了),打破了常规提拔功臣,于是赵武迎来了转机,很快成为八卿之一,实现了从医生到清的质变。晋国卿的数量一直在变化,包括六卿、八卿和十二卿。
经过长期的考验和观察,晋悼公认赵武是治世贤臣,于是赵武从新军佐一口气升到五级,跃居上将,韩起担任副手。在晋国制度中,中国军队是全军的中心,领导是中国将军,指挥全军,掌管国家政府,上军将军是上军的教练。
[img]492163[/img]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中军将军叫荀偃,临近暮年,中军佐叫范武,年过半百,而赵武才三岁,前途光明。晋悼公的安排是为十年后的政府做准备,可谓深谋远虑。不幸的是,晋悼公英年早逝,享年仅29岁。之后,没有人能限制六卿的势力,晋国国君就像傀儡。
五四八年前,荀偃、范台、赵执政晋国,离下宫之难已经35年了。
在赵武一路晋升的过程中,赵氏家族的实力逐渐恢复。赵武担任中将后,赵氏家族终于基本恢复。可以看出,与赵氏孤儿戏相比,赵氏再次崛起更具传奇色彩。此后,由于晋国君几乎完全成为傀儡,六清无人能制衡,肆意吞并国内中小贵族,赵氏家族的实力越来越强。200多年后,赵和韩、魏一起分裂了晋国。
赵曾只剩下一个孤儿,为什么后来又能崛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