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时,为什么韩后齐?大家都知道吗?接下来,我给大家带来相关文章
在电视剧《大秦赋》的大结局中,田冲与离秋的降秦之议受到齐国大臣的阻挠,齐国大臣以齐后胜为首,后胜扣押了离秋,并向齐王建表示决心击退秦军。秦国君臣得知齐国扣押离秋,命令蒙田猛攻高唐,而灭燕代的王贲大军转而突袭临淄,齐王建无奈之下毒杀后胜,最终出生投降。因此,随着秦国的灭亡,秦王嬴政终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伟大事业,不仅建立了秦朝,而且成为了秦始皇。
在秦灭六国之战中,秦不是同时攻打山东六国,而是逐一消灭。具体来说,公元前230年,秦国派内史腾消灭韩国。公元前228年,王坚领兵攻占赵国都城邯郸。公元前225年,王坚之子王贲包围魏国都城大梁,魏王假投降。三晋相继灭亡后,楚、燕、齐也相继灭亡,即公元前221年,随着齐王建的归降,秦始皇嬴政正式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伟大事业。
[img]493073[/img]
对于秦灭六国来说,它可以在10年内顺利完成,不仅秦国的国力更强,而且灭亡的顺序也非常精致。所以,问题是,为什么秦灭六国时,第一个灭韩,最后灭齐?
第一个消灭韩国
一方面,就韩国而言。秦王政16年9月(前231年),韩国南阳守腾主动投降并献出南阳地(今河南太行山南、黄河以北)。秦国实际上是以这个地方为前进平台,准备进攻韩国。秦王政17年(前230年),内史腾带领秦军突然南下穿越黄河攻击韩国,一举攻克韩都新郑(今河南新郑),俘获韩王安,然后占领韩国全境,摧毁韩国。秦国遂在韩国设立颍川县,建郡治于阳翟(今河南禹州)。
对韩国来说,它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尽管韩国有韩非、郑国等人才,但郑国帮助秦国修建了郑国渠,而韩非则被李斯杀害。在此基础上,秦国先对韩国动手,可以说践行了“柿子要捡软捏”的道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秦灭六国之战也需要良好的开端,为下一场战役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秦国派兵轻松消灭韩国,自然能激发秦国士兵的士气,从而加快秦灭六国的进程。相反,如果第一步是与赵国或楚国等大国作战,可能会挫伤秦国士兵的士气,不利于下一场战斗。
与此同时,尽管韩国很弱,但韩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对韩国来说,其核心位置在今天的河南省。因此,很明显,韩国位于秦、魏、赵、齐、楚等诸侯国的中间位置。如果允许韩国消灭其他诸侯国,那么秦军的粮草供应线可能会受到韩国的干扰。
[img]493074[/img]
例如,如果秦国在灭亡韩国之前派兵攻打齐国,那么韩国就像嵌入秦军进军路线的钉子。一旦韩国和齐国里应该外合,秦军的腹部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敌人的影响。因此,在古装电视剧《大秦赋》中,李斯主张第一个消灭韩国。这就像明初靖难之战中,燕王朱迪在济南作战了很长时间。如果他越过济南,直接攻击南京,他应该担心后面的供应线会被切断。
从这个角度来看,首先消灭韩国有助于秦军进攻其他诸侯国。公元前
226年,韩国故地发生了叛乱。对于秦王嬴政来说,他选择先平定叛乱,然后进攻魏国。一旦韩国故地叛乱发生,就会威胁到秦军的后方。综上所述,在秦灭六国之战中,秦王嬴政率先攻打韩国,为以后攻打其他诸侯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一个消灭了齐国
另一方面,就齐国而言。齐国(前1044-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目前山东省大部分地区都有疆域。古装电视剧《大秦赋》中,齐国公主离秋嫁给秦王嬴政。因此,这意味着秦国与齐国有联姻关系。在古代历史上,婚姻成为巩固盟友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在此基础上,齐国可以被称为秦国的盟友。这自然是秦国消灭齐国的最后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在《史记》中、事实上,《战国政策》和其他史料中没有秦国和齐国结婚的记载。至于齐国公主离开秋天,他也是一个缺乏正式历史证据的人物。然而,即便如此,在远近攻的策略下,齐国确实与秦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公元前266年,秦朝国王驱逐了魏冉,任命范菊为相,并积极实施范菊的“远近攻”战略。韩赵首先专注于近距离的斗争,暂时忽视了远距离的齐燕,稳定了楚魏。因此,“得寸就是王的寸,得尺就是王的尺”,破坏了山东诸侯国的“纵向”战略。正是在远近攻的战略下,秦成功地离开了齐与其他五国的关系。
[img]493075[/img]
在古装电视剧《大秦赋》中,我们可以看到燕国、韩国、魏国、赵国和楚国共同攻击秦国。然而,齐国没有参加共同攻击秦国的战斗,这无疑是远近攻击战略的重要体现。此外,秦国还派李斯、姚贾等人游说齐国,鼓励他们让秦国消灭其他诸侯国。
@ 对秦国而言,采用这一策略,是秦国与齐国之间的距离实在太远了。对秦国而言,核心区域在今陕西省,而齐国则在今山东省,其中有魏国、韩国、赵国等诸侯国。在古代战争中,秦想越过三晋攻打齐国,自然是事半功倍的选择。@ 秦国不但把齐国放在最后,而且致力于巩固秦国与齐国的关系,从而使后者放松警惕。
古装电视剧《大秦赋》虽然说齐国还有50万大军。然而,齐国长期没有修复战备,士兵们已经疏散了很长一段时间。王本和孟田率领军队进入齐国都城临淄后,齐王健不得不投降,就像蜀汉后主刘禅一样,失去了继续抵抗的勇气。相应地,魏王假在被秦国包围后,仍坚持了几个月,如果不是王贲用水淹没大梁,魏王假显然可以继续抵抗。楚王负刍被秦军俘获后,项燕拥有昌平君芈启为楚王,从而继续与秦军作战,这反映了齐国斗志的低迷。综上所述,齐国离秦国相对较远,齐国没有斗志,不会对秦军构成威胁,这促使秦始皇嬴政直到公元前221年才派兵攻打齐国。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秦灭六国时,为什么韩后齐?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