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林幼玉和吴志端,每个人都会想到什么?以下是相关的历史事迹。
相信很多老一辈人都看过严凤英在1959年主演的古装黄梅戏《女婿》。在这部剧中,湖北襄阳道台的女儿冯素贞为了救爱人李兆廷,打扮成男人,进京赶考,最终考上状元,成就了幸福的婚姻。戏里有一段歌词,几乎家喻户晓:“为了救李郎离家出走,谁料皇榜中的状元?中等状元,红袍,帽插宫花好新鲜……”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女性绝对不可能打扮成男人参加科举考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考场实行严格的入场检查制度,要求考生在入场时解开衣服和袜子。打扮成男人的女人很容易被发现。
事实上,纵观中国古代1200多年的科举考试历史,没有明确规定女性被拒绝参加科举考试。然而,科举考试的目的是选拔官员。妇女不能当官。历代历代,都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让女性离开科举考试考场。所以,即使是文化繁荣、兼容的唐朝,也没有一位女性参加过科举考试。许多才华横溢的女性,被科举考试的大门拒之门外,空生许多遗憾。
晚唐著名的女诗人鱼玄机聪明,才思敏捷,却没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
一年的科举考试结束后,朝廷在崇真观南楼张贴了一份新的科学学者名单,吸引了许多围观者。鱼的奥秘既令人羡慕又令人羡慕。他写了一首诗:“云峰充满了春天的阳光,银钩指着生命。他讨厌罗衣掩饰自己的诗,并羡慕榜单上的名字。”
[img]490712[/img]
然而,在宋代,有两名妇女参加了科举考试,其中一名也获得了皇帝的奖励。
《宋会要稿·选举九》记载:“自从放了童子科以来,就没有女生考生了。春熙元年夏以来,女孩林幼玉求试,中书后省挑试所念经书43本,并通,诏书特封。”
淳熙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的年号,淳熙的元年是1174年。夏天,一个叫林幼玉的女孩参加了儿童科的考试。
在宋代,科举考试分为许多类型。我们熟悉的金石科只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九经科、五经科、开元礼科、三礼科、三史科、三传科、学术科、明经科、明法科、制科、词科、童子科、武术、绘画试验等。所谓童子科,是指15岁以下能写诗的青少年参加考试,最后出身并被授予官职。
林幼玉是科举考试以来第一个参加儿童科的女性。幸运的是,林幼玉通过了儿童科的考试,并被宋孝宗命令为儿童。儿童是宋朝官员母亲或妻子的头衔,官员通常是直郎或承议郎。明清时期,儿童是七名官员的母亲或妻子的头衔。
[img]490713[/img]
虽然林幼玉没有被宋孝宗任命为实际官职,但她的出现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她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通过科举考试后得到皇帝奖励的女人。
宋代诗人于良能为她写了一首诗《送神童林公滋公泽女神童幼玉》:“一英二孺同一家,读了几五车书。声音是五颜六色的春帘燕,幼齿清便兰是用来建芽的。联茵并载惊都市,万里青云从此开始。两驹应该佩戴金刀,两个女仆将成为女医生。”
后来,明代作家杨慎在《圣安诗》中将林幼玉列入“女冠军”名录,称她为女进士:“在女侍中,魏元叉的妻子也是;女学士,孔贵妃也是;女学士,唐雪涛也是;女进士,宋女王林妙玉也是;女冠军,王蜀黄崇鹏也是。”事实上,林幼玉并没有参加进士考试。
林幼玉参加儿童科活动,鼓励许多女性参加科举考试。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另一名女孩吴志端也参加了科举考试,并获得了国家监督管理局的资格。然而,一些大臣反对说:“今天的志向是女人应该参加这门课,即使一致性,我不知道他会使用吗?化妆奇怪的衣服,遍布朝士,聚集在一起,都震惊了。”
[img]490714[/img]
在这位大臣看来,如果吴志端通过了国家监督管理局的挑战,她将来为什么会被授予官职?作为一名女子,吴志端成为一名官员后,穿着奇装异服在法庭上与大臣们见面,这太令人震惊了。更重要的是,朱说:“当一个女人出去时,她会拥抱她的脸。”。这名女子公开露面,这真的很伤人。
在大臣们的反对下,宋宁宗取消了吴志端参加国子监考试的资格。
林幼玉和吴志端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为数不多的两名女性之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记录。不幸的是,他们没有走得更远。
宋代有哪两个女人参加了科举考试?当时的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