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铜雀台,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很多人都读过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
“折戟沉沙铁未售,自将磨洗前朝。
东风不跟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img]491643[/img]
这首诗的题目是《赤壁》,大意是诗人在长江中发现了一把戟。经过一番磨洗,他推断这可能是三国时期赤壁战争的遗物。这场战争很有趣。如果东风没有帮助周瑜,吴栋大概就结束了。二乔,即大乔和小乔,孙策和周瑜的妻子将成为战利品,被锁在曹操的铜雀台上。
[img]491644[/img]
从诗歌的表面意义来看,或者根据我之前的理解,铜雀平台真的不是一个严肃的地方,参考是周王为妲己建造鹿平台,这个平台似乎是一个好色的曹操专门用来隐藏世界美丽的罪恶渊源,他抢劫了袁绍的妻子,他的儿媳,张绣阿姨和其他干人关在这里。
[img]491645[/img]
如果你这样理解,那就完全歪了。
最直接的证据是,这张桌子刚建成的时候,曹操很开心,带着一群文人和两个才华横溢的儿子上台,让曹丕和曹植即兴作赋赞美。如果这张桌子是他花心爸爸经营的小老婆活动中心,这两个儿子不会尴尬到死?
[img]491646[/img]
事实上,曹丕写了一篇美丽优雅的《登台赋》,其中有一句话“飞行崛起,楼层似承天”,令人惊叹。才华横溢、思维敏捷的曹植也写了著名的《铜雀台赋》。他华丽的文字和壮丽的想象力让他的曹爸爸赞不绝口。
曹操花钱建这么高的平台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只是上来喝酒作赋吗?
[img]491647[/img]
那真的不是,建铜雀台的初衷在曹植赋里其实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一起来看看:
“新群才来萃西,协飞熊之吉梦。”
这意味着在这个高台上,我们高兴地看到天下才子争相来,就像周文王梦见飞熊,得到太公望一样。
“翼佐我皇家Xi,宁彼四方。”
[img]491648[/img]
为了帮助我们老曹家平定四方,统一世界,吸引了这么多人才。
意图很清楚,很高,曹操建这个台,不是为了美女,而是为了广求才华。
事实上,曹操曾三次“求贤令”,他的人才济济,猛将如云,与他求贤若渴是分不开的。
据《曹操集译注》记载,建安十五年,曹操已五十六岁。“春天,操下《求贤令》。冬天,做铜雀台于叶。”
铜雀台建于叶县,这里是曹操被封为魏王时的都城,今天在河北省临漳县西部。
据史书记载,铜雀台高十丈,台上又建了五层楼,离地27丈。按汉制一尺合市尺七寸计算,也高达63米,几乎和现在的二十层楼一样高。
[img]491649[/img]
舞台上的屋顶上有一只铜雀,高一丈五,舒翼若飞,神态逼真。在舞台下,引漳河水通过暗道穿过铜雀台流入玄武池,可以用来训练水军,所以你可以想象它的繁荣。
让我们用当事人或见证曹植的话来说:
“看太府的开放,看圣德的营地。建高门的崎岖不平,浮双阙的太清。中天的华丽,连飞阁都在西城。临漳水的长流,望园果的繁荣。仰春风之和,听百鸟之悲。”
[img]491650[/img]
修高台求贤,在中国古代已有,最著名的是燕昭王,诗说:“燕昭北筑金台,四方豪杰乘风而来。”
燕昭王想报仇,想招人才,问郭奎计划。郭奎说:“请先从肖凯开始。”昭王尊重他的宫殿,在北易水南筑台招贤,把千金放在舞台上,邀请世界各地的士人。于是,昭王筑“金台”求贤的名字不胫而走,乐毅、邹衍、剧辛、苏代等才华横溢。燕国越来越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img]491651[/img]
唐诗人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道:“报君金台上意,携玉龙为君死。”
这个求贤台为曹操吸引了人才吗?当然,曹操花了很多钱从匈奴赎回才女蔡文姬,就是在这个铜雀舞台上遇见并招待她。蔡文姬在这里演唱了著名的《胡佳十八拍》。有人认为他们有暧昧关系。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即使曹操好色,他也没有到老少皆宜的地步,甚至他的朋友和女儿也没有放过。
[img]491652[/img]
铜雀台及其东侧的铜雀园是叶下文人创作活动的天堂。三曹、王灿、刘震、陈琳、徐干经常聚集在这里,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
不仅杜牧的诗有可能误导读者,《三国演义》中也有这样的跨时空描写——
孔明智激怒了周瑜,篡改了曹植的《铜雀台赋》,将“连二桥在东西Xi,如果长时间在空中,它就会变成“东南Xi,乐朝夕之和”。
[img]491653[/img]
听孔明背诵篡改版《铜雀台赋》后,周瑜真的很生气,离座指北骂道:“老贼欺我太多了!”并立即表示与孔明同破曹贼。
这完全是罗贯中先生的想象。铜雀台是在冬天建造的。那一年,36岁的周瑜去世了。
曹操的铜雀台是做什么的? 铜雀台真的锁二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