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叛乱,耿精忠、尚之信相继响应,史称三藩之乱。由于叛军的巨大势头,康熙皇帝采取了镇压和使用的措施来分化和瓦解吴三桂。一方面,他派兵与叛军作战,另一方面,他招募叛军将军。只要他投降,他就不会责怪过去。但是,有一个叛将很特别,康熙帝明确下令不允许他投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叛将祖泽清,出身将门,父亲是明末清初著名将领祖大寿!
祖泽清出生于1632年,是祖大寿的第四个儿子。1642年,祖大寿投降清朝,赢得了皇太极的赏识。祖泽清依靠父亲的关系和家庭的威望,在清朝官场上平步青云。他没有打任何仗,但他成为了总兵。他于1667年担任广东高雷廉总兵。
[img]491518[/img]
总兵是清朝第二产品的武官,可以说权重很高,祖泽清还负责高州、雷州、廉州等地的军队。1673年底,康熙皇帝下令撤回诸侯,吴三桂发动叛乱。叛军非常顺利,吴三桂一直带领军队进入长江南岸。与此同时,吴三桂也在积极招募叛乱,祖泽清是他的关键目标。
原来,祖大寿是吴三桂的叔叔,也就是说,祖泽清是吴三桂的表弟。经过一年多的观望,祖泽清也开始对吴三桂进行军事响应,并迅速攻占雷州、廉州、德庆、建设等地。兵锋直接抵达新会、肇庆,威胁广州。由于祖泽清的叛变,广东的局势迅速恶化,
尚之信不得不参与叛乱。
1676年12月,清军扭转了战场上的劣势,尚志信立即向清朝投降。与此同时,叛军严自明、傅洪烈等人也纷纷投降,广东的局势有所改善。独自一人的祖泽清也选择投降清朝。然而,祖泽清并不愿意,毕竟,他和吴三桂是亲戚。此外,此时,吴三桂在衡州称帝,祖泽清自然想和王子混在一起。
1678年3月,吴三桂的侄孙吴世聪率领军队从广西进入广东。祖泽清非常高兴,所以他再次参加了叛乱。然而,今天与过去不同。在尚志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率领军队平叛,迅速击败了祖泽清的叛军。祖泽清和他的家人带着嘴逃进了山里。康熙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发出了一条诏书:无论出于什么情况,只要归降,只有祖泽清不能!
“但祖泽清的父子是由国家抚养长大的。当他叛乱时,他认为自己必须这样做,然后又叛乱了。可以看出,他的父子愿意叛逆,情罪重大,国法难以容忍。他不允许招募和抚养他,也不允许他诚实。他命令各行各业的军队搜山抓捕他。”康熙皇帝的意思很明确。祖泽清两次叛逆,罪大恶极。他不允许招募他,也不接受他的投降。他必须抓住他。
经过一番搜查,清军终于在今年8月在山上抓获了祖泽清和祖良梗,然后被护送到北京。第二年2月,康熙皇帝再次下令处死祖泽清的父子凌迟,他的家人没有成为奴隶。后人写史书时,将祖大寿、祖泽润、祖泽溥、祖泽洪纳入《二臣传》,而祖泽清则与表哥吴三桂一起纳入《反臣传》。
祖泽清:康熙帝最讨厌的叛将被凌迟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