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八旗子弟逐渐落魄是大势所趋,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时代在变。与此同时,八旗的数量在增加,但国库的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这导致吃国饭的八旗子弟收入越来越少。清末拖欠工资或空工资的情况越来越多。普通八旗士兵的收入是打折的,只够他们家勉强生活。养活很多孩子很难。一定要想别的办法。无论八旗的孩子多么沮丧,他们仍然可以有一顿饭吃,而不会饿死。普通的汉族是每个人都负责的。在困难的日子里,为了生存,卖儿子和女儿也很常见,还有更多的乞丐乞讨。真正享受八旗贵族特权的是高级官员和皇室亲属。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他们的生活非常奢侈,而中下层的八旗则不那么舒适。他们需要找到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真正能享受八旗贵族特权的是高级官员和皇室亲属。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谋取个人利益。生活是奢侈的,而中下八旗则不那么舒服。他们需要找到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让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img]486181[/img]
八旗高级官员照片
八旗子弟的情况
1644年,清军进入海关,顺治在北京成为皇帝。当时,清廷规定,所有进入海关的八旗子女不得从事与汉族相同的农业、工业、商业等行业。原因很简单,就是要考虑八旗的面子。此外,一开始进入八旗的人数并不多,他们的收入基本上是由国家财政支付的,朝廷可以负担得起。
对于这些入关的八旗子弟来说,当时唯一能从事的职业就是当兵,这些人就成了清廷重要的军队支柱八旗兵。如果八旗的后代因为某种原因从事其他职业,那么他在朋友中抬不起头,会被其他八旗的孩子看不起。一般来说,八旗子弟参军成为正式的八旗兵后,可以享受国家的相应待遇,即每月可以领取固定的粮食工资。而且八旗兵的粮薪是固定发放的,不受任何外部条件的干扰。他们都是终身职业,可以说是铁饭碗,直到他们死去。
此外,八旗中还有一些贵族孩子,也就是上三旗的孩子。他们中的一些人继承了父亲的头衔,或者试图找到一个官方的半职位。也有大量的人没有找到一个职位,因为这些人已经成为无所事事的闲散人员。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也没有额外的合适职位。清廷不能看着他们饿死,只能实施另一个制度,即所谓的“支持银行”。
根据有关规定:所有闲散宗室男性,从10岁起,每月由宗人府发放22银子,从20岁起,每月由宗人府发放32银子,同时每年给米42斛2斗;所有闲散感觉罗(红带)男性,从20岁起,每月由宗人府发放22银子,同时每年给米21斛2斗。这养活了大量的人,过着非常普通的生活,只能勉强生活而不饿死。
[img]486182[/img]
八旗儿童奢华生活照
清末八旗情况
清朝初期,八旗子弟人数少,最多20万,基本上可以当兵,领取国家发放的固定粮食工资。但后期八旗人口呈爆炸式增长,军队相应岗位有限。有的人能顶兵缺,有的人不能。这些没有当兵的人被称为“余丁”。八旗的余丁没有收入。如果他不想办法,他们甚至无法维持生计,他们的生活也不容易。
在这个时候,许多八旗人只能放下他们的脸。毕竟,吃饭比吃饭更重要。他们也开始学习做手艺,像汉族一样工作赚钱。许多以前鄙视的职位和职业也有他们的身影。然而,也有一些八旗儿童认为自己是优越的。他们拒绝拉下脸去做普通人的工作。结果,他们坐着吃山,最后死于贫困。
[img]486183[/img]
八旗子弟正在抽烟
@ 清代八旗子弟前期还可以。他们有国家财政收入保障,不会为吃饭而伤脑筋。后期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没有那么多岗位和收入可以保障,所以大部分八旗子弟只能自力更生。
清朝前中期,八旗子弟过得很好。 为什么后期的生活如此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