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如果明朝的都城一直在南京, 明朝会是什么样子?

自宋代以来,帝国的主战场已成为幽燕板块,这是一个很大的前提。明朝的主要敌人在北京,为了对付蒙古,必须在北京驻扎一支军队,并赋予军队必要的权力。一支大军可以驻扎在远离都城、民风强烈的地方,这是一个隐患。幽州有钱有粮,一直有造反的传统。它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较弱,几代人很难保证安史之乱。即使教练不想,大头兵也可能不会放弃。每个人都想要龙的功劳。在王朝初期,中央军必须强于边境军队,但在承平时期,边境军队的腐败速度将低于中央军队,战争必须依靠边境军队。几代之内,北京边军很难保持不反。

[img]485678[/img]

在都城北平迁移朱棣,是让天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节日使者,让边军同时成为中央军,形成强大的武力威慑。至于让王子去北京,这是兵行险招。让未来的储君和最有实力的军头捆绑在一起,给了犯罪分子一颗巨大的觊觎之心,也让皇帝和王子、王子和其他王子互相猜疑。最正确的做法是基于古代的交通和通信条件,让皇太子牢牢地放在皇帝的眼皮下。毕竟,朱元璋与朱标的关系在历史上并不正常。如果明朝一直定都南京,按照大家的想法,靖难之战的概率会更早、更猛烈甚至更频繁。

[img]485679[/img]

在大背景下,自靖康以来,大多数北方汉人已经不在中央政权统治了200多年,其中游牧农耕分界线上战斗力最强的燕云汉人已经离开中央政权400多年了。他们跟随辽、金、蒙古南北战争数百年,对南方汉政权缺乏认可,一旦南方变化或显示衰落迹象很容易伴随雄心勃勃的家,群体响应南方繁荣,这没有心理负担,毕竟,几百年来北方汉人习惯了。

[img]485680[/img]

明朝实际上是一个强化版的大金朝。这两个朝代的军事组织制度非常相似,都是千家百户依靠国家分地的模式,导致了一个问题,两者的政治形式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这种军事政治制度下,明朝实际上是在给金朝补丁,建都北京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丁。

[img]485681[/img]

此外,辽东、河西走廊和长城也很重要。两个朝代之所以死亡,是因为他们不能搞种族关系,金朝搞减丁,明朝搞犁庭,然后想办法挑起其他民族的仇杀。在这种方式下,终于养出了战斗力很强的小部落。一不小心,小部落就像滚雪球一样变成了庞然大物。然后小部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名,废除了两朝的主力,前有野狐岭,后有萨尔浒。废除两朝主力后,就是大肆掠夺中原,使北京成为孤城。

[img]485682[/img]

说到这里,明朝最终建立两个北京制度的想法是显而易见的,这是明朝统治者反复权衡风险和收入的结果。在北京建立首都,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建立北方游牧民族(万历后成为渔猎民族)的军事优势,确保巨大的军事力量能够掌握在皇帝手中,而不是演变成最后的军事集团。

[img]485683[/img]

想象一下,假设首都在南京,几乎不可能保持如此长的武装防御边境,让中央政府牢牢控制它;一旦发生重大军事冲突,皇帝就很难下定决心带领军队征兵。如果他派代理人(无论是将军还是官员),他怎么能确保军队不会扭转局面,甚至把矛头转向自己呢?祖先可以做到,但皇帝呢?


如果明朝的都城一直在南京, 明朝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明朝的都城一直在南京, 明朝会是什么样子?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