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葛武侯第一次北伐之前,季汉将军魏延曾提出一个进攻长安的计划。然而,有太多无法控制的风险因素。诸葛武侯否决了魏延的“子午谷诡计”,而其他人则认为诸葛武侯对魏延不利。
[img]484845[/img]
虽然魏延没有从子午谷出兵,但历史上确实有人从子午谷进军。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真正走过子午谷的将军来推测魏延“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那么,这些通过子午谷进军的将军的结局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带来历史真相。让我们看看!
建兴八年(230年),曹魏将军曹真率领10万大军进攻季汉。司马懿、张合、郭淮、费曜等将军率领部分师从其他道路金进军,曹真本人率领主力军通过子午谷进攻季汉的战略要地汉中。
然而,由于子午谷的崎岖道路和长时间的大雨,曹震的主力在预定的时间内连一半的路程都没有结束。由于主力未能及时到达,其他魏军也被季汉击退或主动撤退,战争以曹魏的失败告终。
永和十年(354年),东晋权臣桓温率领大军北伐前秦。桓温本人带领主力从江陵出发,沿着汉水进攻关中地区;东晋宗室、梁州刺史司马勋走子午谷北进攻长安,两军攻击关中前秦。
桓温的主力军进展顺利,多次击败前秦军队,甚至吞并巴基斯坦,威慑长安。然而,司马勋的军队被前秦著名将军傅雄(傅健的父亲)击败,不得不退守堡垒,无法前进。
司马勋的失败导致东晋两路攻击前秦的计划破产。前秦专注于对付桓温,导致桓温无法继续前进,物流供应也出现了问题。最后,桓温不得不撤军,在撤退的路上遭遇了前秦的追击,损失惨重。
[img]484846[/img]
崇祯九年(1636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高迎祥率领主力从汉中出发,走子午谷北上攻西安。结果高迎祥在子午谷北口遭遇明陕西巡抚孙传庭伏击,更子午谷地形陷入进退绝境。
经过四天四夜的死战,高迎祥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全军覆没,高迎祥本人也被孙传庭俘虏。高迎祥随后被送往北京凌迟处死。明末农民起义一度陷入低谷,直到李自成的崛起才再次迎来高潮。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拘留了蒋介石,即“西安事件”。当时驻扎在汉中的国军51师师长、蒋介石将军王耀武得知“西安事件”后,立即率兵北上“救车”,走子午谷进攻西安。
然而,由于子午谷的地形和准备不足,王耀武已经三天没有离开子午谷了,军队甚至断水了。早在子午谷北出口,张学良就部署了重兵防守。即使渴死的王耀武走出子午谷,恐怕全军都会被摧毁。
幸运的是,王耀武及时收到了“西安事件”和平解决的消息,并立即带兵返回汉中,这被认为是一场灾难。如果王耀武没有及时返回汉中,51名教师应该被歼灭,一些人吹嘘的“抗日将军”可能无法逃脱。
@ 历史上所有真正走子午谷进军的将军都失败了,有的甚至失去了财富和生命。如果诸葛武侯当年没有否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魏延的历史评价可能会降到类似马苏的水平。
走子午谷进军的人在历史上的最终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