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王辅臣被称为清朝吕布 为什么王辅臣最终害怕自己的罪行?

清朝王辅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吕布是汉末三国时期非常勇敢的武将。尤其受《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吕布更是家喻户晓。作者今天要讲的王辅臣,被称为清朝的“吕布”。清初学者刘献廷评价王辅臣为将领,“辅臣长七尺多,脸白,无多须,胡子眉如卧蚕,如世所图吕温侯像。勇冠三军,所向不可当,号称马筝子。就顺治皇帝而言,他说:“听说马风筝人(王辅臣),勇士!今天不知何在,安得别人用。”

[img]484320[/img]

在此基础上,王辅臣能够成为顺治皇帝手下的一等侍卫,从而承担起保卫顺治的重任。当然,除了勇敢之外,王辅臣也是清初著名的将领,甚至在三藩之乱中也被吴三桂和康熙拉拢。然而,就像汉末三国时期的吕布一样,清朝的“吕布”王辅臣也没有得到好的结局。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王辅臣最终怕罪自杀呢?

@ 王辅臣(?—1681年),原名李,名“马筝子”,山西大同(今山西省大同市)人。明末,王辅臣参加起义军,后来逃到明代大同总兵姜镶手下。姜镶手下有个将军叫王进朝。没有孩子,他认出王辅臣是义子,王辅臣改姓王。因此,更有意思的是,吕布曾认董卓为义父。现在,对王辅臣来说,不仅成了别人的义子,连姓氏都改掉了,这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img]484321[/img]

根据《清史稿》等史料记载,王辅臣脸色白皙,长身玉立,眉如卧蚕,类似于世界上流传的吕布画像,获得了“活吕布”的称号。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进攻明朝都城,迫使崇祯皇帝朱由检上吊。在明朝灭亡的背景下,明朝大同应该势举城降,王辅臣被分配到姜镶下。当然,对李自成来说,也没能长期占领明朝都城。吴三桂联合清军入关,导致大顺军崩溃千里,异军突起的清军势如旋风席卷中原。姜镶遂杀了大顺将领张天琳,并举城投靠清兵,王辅臣也随之降清。因此,很明显,从明末到清初,王辅臣也多次换主,这与汉末三国时期的吕布相当相似。

清朝投降后不久,姜马认为清朝士兵不血刃占据了大同兵家必争之地,但他对自己的成就没有回报,反复受到训斥和愤怒。不久之后,明朝降清的一些将军背叛了清朝,势头很大。看到这一点,姜马也自称是兴汉将军,以大同为基础,与三省十余支地方兵马合作,打起反清复明的旗号。对此,王辅臣始终追随鞍前马后。

[img]484322[/img]

在姜镶与清朝的较量中,王辅臣战斗勇敢,因此成名。但是,清朝的整体实力更强,而明朝的原始势力是一盘散沙,@ 王辅臣终于回到了清朝。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根去世后,顺治皇帝掌权,珍惜王辅臣的才华,任命他为皇室前卫,委以重任。

根据《清史稿》等史料记载,一等侍卫,官名。清朝最好的侍卫之一。武功三品。雍正皇帝在位时,一等侍卫由三旗子弟中才华横溢的人担任。掌管廷宿卫和随胡皇帝。在我看来,王辅臣不是八旗子弟。@ 顺治将其册封为一等侍卫,无疑是破格重用。而这也是王辅臣的勇敢,得到了顺治的认可。

[img]484323[/img]

当时,顺治皇帝不仅非常重视王辅臣,而且平西王吴三桂也试图吸引著名的将军。当然,在他的视野中,吴三桂向顺治皇帝请示后,他授予王辅臣帮助和镇压右镇总兵官隶属于他的下属。对吴三桂来说,试图吸引王辅臣自然是为了在他开始军队后得到更多的帮助。

但当康熙皇帝在位时,朝廷下令将王辅臣调离云南,担任平凉提督。@ 当三藩之乱爆发时,王辅臣自然不在吴三桂的指挥下。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正式爆发。吴三桂起兵后,派王士荣给王辅臣发信,请他当将军。所以对于吴三桂来说,自然希望王辅臣能起兵回应自己。

对此,王辅臣把吴三桂的招降书送给康熙,康熙非常欣赏王辅臣的举动。四川提督郑蛟林响应吴三桂的叛乱,康熙派重臣莫洛平息叛乱。王辅臣以前和莫洛过节,这使得王辅臣处处受到限制。

[img]484324[/img]

根据《清史稿》等史料记载,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二月,粮薪马匹分配不公平。王辅臣副将军邵苓芝愤怒地带领军队冲击八旗军营,导致莫洛喉咙中箭死亡。莫洛被杀后,王辅臣自然一无所获,一无所获,直接说要跟吴三桂反清。在此背景下,王辅臣自然成为康熙皇帝眼中钉和肉中刺。

王辅臣率部自绵县,经略阳,进入陇南、阶州、徽县及其所属成县、文县等。后来,北达秦州后,知州巴山刚刚归属。王辅臣决定北控宁夏,南接巴蜀,东拒清军。在这方面,在我看来,虽然王辅臣的整体实力不是很强,但如果王辅臣继续成长,肯定会威胁到清朝的关中地区,这是康熙无法接受的后果。

[img]484325[/img]

@ 康熙皇帝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正式任命图海为抚远将军,率兵赶赴陕西。三月,图海抵达平凉,诸将请乘势攻城,图海则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使王辅臣的下属逐渐动摇。因此,平凉被包围后,王辅臣再次降清,康熙皇帝还需要对付吴三桂,还命王辅臣为平凉提督,加王子太保头衔。值得注意的是,参照康熙后来对付尚之信、耿精忠的手段,这意味着康熙一定会在三藩之乱平定后追究王辅臣的罪责。这自然成为王辅臣最终畏罪自尽的重要原因。

康熙皇帝命令王辅臣和图海一起守卫汉中。王辅臣感到不安,自杀了一次。康熙严格命令图海照顾王辅臣。在这方面,在我看来,康熙留下大臣图海自然是为了监督和控制王辅臣,这已经成为后者想要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img]484326[/img]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王辅臣将家财遣散,分发给下属。随后,王辅臣再次自杀,这一次,图海未能阻止这一结果的发生。根据《清史稿》等史料记载,康熙皇帝听到王辅臣的死讯,沉默了很久。后来,没有株连他的家人、部属,只是把王吉贞革职了。从这个角度来看,王辅臣知道他不会得到康熙的真正赦免,@ 他愿意自杀是可以理解的,以保护他的家人和下属。三藩之乱平定后,像王辅臣一样,参与了吴三桂的叛乱,并将清朝的尚之信和耿精忠降职。前者被杀,后者被处死。


王辅臣被称为清朝吕布 为什么王辅臣最终害怕自己的罪行?王辅臣被称为清朝吕布 为什么王辅臣最终害怕自己的罪行?

,,,,,

  • 咸丰皇帝是怎样的皇帝?为何说咸丰特别好色
  • 有书记载,咸丰不顾兵败割地赔款,国家陷于危难之中,躲在热河行宫寄情于声色,聊以自娱,自我麻醉。他有所谓汉女四春:牡丹...

  • 清朝同治皇帝有儿子吗?谁是同治皇帝的儿子?
  • 同治皇帝是慈禧的儿子和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吗?同治皇帝有儿子吗?如果是这样,同治皇帝的儿子是谁?是光绪皇帝吗? 同治皇帝...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