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邓国在历史上是如何灭亡的。接下来,我将向您解释邓国是如何灭亡的
春秋时期通常用于指东周上半年的历史阶段,即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历史上称之为“春秋时期”。据说鲁国史官按年、季、月、日记录了当时各国的重大事件,一年分为春、夏、秋、冬。简而言之,这部编年史被称为“春秋”。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结束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44年)。战国前夕,共295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和地位急剧下降,导致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不断兼并周边小国。换句话说,在春秋时期,许多小国纷纷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这就导致了战国时期的七雄。其中,本文所说的邓国,在春秋时期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对邓国而言,都城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巅峰时期的疆域更是扩展到今湖北省襄樊市。因此,很明显,邓国的存在是为了阻止楚国北进中原,这也是周王室为遏制楚国所做的安排。
一
[img]482758[/img]
具体来说,邓国(前1264-前678):商王武丁时,大封诸侯丁已年(公元前1264年,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谱》计算为公元前1240年)。殷商时期,国王武丁封他的叔叔为邓侯,建立了邓国。邓城遗址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团山镇邓城村。商朝消灭后,周武王将邓国封为周朝诸侯国,爵位为侯爵。邓国显然是爵位较高的诸侯国。诸侯国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其中,就公爵诸侯国而言,无疑是罕见的,只有少数诸侯国,如宋国。在此基础上,齐国、燕国、卫国、鲁国、晋国等诸侯国是侯爵诸侯国。
邓国作为一个始于商朝的诸侯国,在西周建立后能够获得侯爵的诸侯国,无疑是相对罕见的。而这无疑是邓国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可以防止楚国等南方诸侯国北进中原。由于爵位相对较高,爵位为子爵的巴国派使臣主动从几百英里外带礼物结好邓国,可见邓国当时的国势和威望。春秋时期,邓国南靠近汉水,北接南阳盆地,地势平坦,周边开放,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重要。当时,邓国的核心区域在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即邓州,自然与邓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
《春秋》记载:“鲁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夏天,谷伯绥来朝,邓侯五离来朝。”《左传》《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记载:“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使巴客一起聘请邓为好,邓子道朔杀人夺取其币,巴行人……”
公元前77日,即春秋初巴国(当时在鄂西,后迁川东)派大臣到楚国,通过楚国与邓国建立友好关系。楚国派道朔和巴国大臣一起去邓国边境的邓国,从南到南,带着礼物,杀死了道朔和巴国的行人。
[img]482759[/img]
为此,楚国派人质问邓国,邓国不接受指责,于是楚国派兵与邓国作战,打败邓国。这是《左传》记载的史实,也是襄樊历史记载的第一场战争。在这场战斗中,邓国敢于与楚国作战。一方面,他是侯爵诸侯国,另一方面,邓国承担着阻止楚国赢得中原的重要责任,即在周王室的支持下。然而,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天子的实力急剧下降,无法支撑邓国,这也成为邓国未来被淘汰的原因之一。
这场战斗结束后,邓国依然活跃,邓国与郑、楚等国保持着婚姻关系。据《春秋》记载,鲁桓公七年,邓侯吾千里迢迢来到鲁国。邓国与楚、巴二国发生争执九年,导致楚巴联军伐邓,结果邓师大败。楚文王二年(鲁庄公六年,公元前688年)冬天,楚文王举兵北上征伐申国(故址今河南南阳)。楚、申之间有邓国(今湖北襄樊地区),楚伐申必须假设邓国。邓祁侯是楚文王的叔叔,当时邓国君是楚文王的叔叔。楚文王虽有伐邓之意,但一时无口实。
楚文王引兵过邓时,邓祁侯说:“楚文王是我的侄子”,于是让他停在邓国,设宴款待他。在这种情况下,邓国的侄子、丹侄和养侄要求邓祁侯杀死楚王,邓祁侯不允许,于是三人说:“死邓国的人,一定是这个人。等他灭了申国,再来灭邓国,就像咬了你的肚脐,再也没有时间去应付。要杀了他,只能利用这段时间。对此,在笔者看来,从事后的情况来看,这确实是一个有利于邓国的主张。对于不断向外扩张的楚国来说,消灭申国后是不可能放弃的。俗话说得好,邓国即使不趁势杀了楚文王,也不应该借口给楚国大军,而应该阻止楚国消灭申国。
[img]482760[/img]
@ 当然,不幸的是,邓祁侯没有听从大臣们的建议,按照正式的礼仪接待了楚文王后。楚文王继续北上,摧毁了沈国,消除了周朝南部最大的外国国家,将沈国变成了楚国的一个大县。在春秋初期,楚国已经开始实施该县的规划。此时,邓国虽然幸存,但已危若釜底游鱼,即人为刀,我为鱼。第二年,楚文王派兵讨伐邓国。楚文王十二年(前678年)再次出兵邓国,并将其灭亡。因此,邓国在公元前678年告别了历史舞台。
楚国消灭申国、邓国后,基本扫清了北进中原的障碍,即此时的楚国,已经能够争霸中原了。当然,齐桓公、晋文公等中原霸主的存在,促使楚国未能真正赢得中原,如晋文公指挥的城濮之战,重创楚文王。但对邓国等诸侯国来说,自然无法复国,一直成为楚国的疆域。@ 邓国灭亡后,邓国的许多后代都把邓作为姓氏,这成为邓姓这一姓氏的重要起源。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灭亡后,国号成为常见姓氏,如鲁国、郑国、宋国、徐国、蔡国、陈国等。
邓国在历史上是如何灭亡的?它的存在是为了阻止楚国北进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