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颜真卿,最为后人所熟知的应该是他流传千古、著名的书法。无论是端庄有力的《颜勤礼碑》,还是强大的《颜氏家庙碑》,还是统一美丽的《多宝塔感应碑》,都是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代表作。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历史真相。
这些作品也受到后人的高度赞扬和模仿。后人把他和刘公权的书法称为“颜筋柳骨”。宋代,米菲评价他“有不可侵犯的颜色”。事实上,这种评价不仅与颜真卿优秀的书法本身有关,而且是由于他的天性。
一、平原抗敌
颜真卿是琅琊郡人,祖上是写《颜氏家训》的颜之推,从颜之推到颜真卿,颜氏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
[img]483112[/img]
颜真卿以科举入仕,当地官时判决冤假错案,造福百姓。尤其是五原县处理了一系列冤狱后,五原县久旱逢雨,突然下起了大雨。当时人们称之为“御史雨”(颜真卿当时监督御史),被称赞了一段时间。
后来颜真卿又担任侍御史、武部外郎等职,直到被杨国忠排挤出朝,任平原太守。
平原县在三镇节度统治安禄山。此时,安禄山的反作用已经暴露出来。杨国忠将颜真卿安排在平原县,这可以说是他的心。但正是在安禄山的爪子下,颜真卿不仅展现了他非凡的政治才华,而且以一位学者的力量成为唐朝最前沿的中流砥柱。
颜真卿一上任,就以雨水破坏城墙为借口,修建城墙,筹丁壮,储粮草,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与此同时,颜真卿也充分利用自己作为书生的身份,整天与一群文人划船吟诗,以麻痹安禄山,这一招非常有效,安禄山“以(颜真卿)为书生不足”。
公元755年10月,安禄山反,河北省大部分县都望风而降。唐玄宗只能叹息“河北省24个县没有忠臣”。忠臣一定有,颜真卿是大忠臣。
12月,洛阳坠落,东京留守李、御史中程陆毅、采访法官蒋清被杀。安禄山派段子光带着三人一级威胁颜真卿投降。颜真卿不为所动,而是直接杀了段子光,然后为三个一级编织尸体,痛哭祭拜,凝聚人心。
此外,此时,颜真卿的堂兄常山太守颜高卿打败了安禄山军,河北所有县士气大振。十七县同日归朝廷,以颜真卿为首,聚兵20万,在安禄山大后方形成了强大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756年初,颜高卿战败被杀,死前仍大骂安禄山,毫无畏惧,后人随后用“常山舌”来形容宁死不屈的义士。
公元756年,平原县与清河县联合对抗小偷。同时,清河使臣李萼分析了颜真卿的情况,规划了河北的战略,制定了从南到魏县、从北到叶城、从西到洛阳的战略政策。稳定局势后,坚持关键战略政策。
李萼只有二十多岁,有很强的战略眼光。如果潼关后来没有失守,这个策略是绝对可行的。
根据李萼的战略,颜真卿和安禄山部将袁知泰与魏郡作战。结果袁知泰大败,颜真卿军“斩首万余级,俘虏千余人”,夺得魏郡。
此后,颜真卿获得了北海太守贺兰进明的援兵,进一步收复了失地。此外,郭子仪和李光璧的军队打败了史思明,他们找不到北方。有一段时间,燕赵几乎都回到了唐朝。
但公元756年6月,战局突变,潼关失守,玄宗西逃,郭、李大军不得不回到师朔方,史思明趁机夺回河北诸郡县,一时间“人心危险,无法复活”。10月,颜真卿不得不放弃平原县,潜身逃往凤翔。
到目前为止,孤军奋斗了整整一年的平原县宣布失守。
在这一年里,颜真卿一直是安禄山背后的一把利剑,精神坚韧,叛军死亡。如果潼关不失,颜真卿可以配合郭、李大军平定叛乱,安史之乱可能会提前几年结束。
二、死亡不屈
在肃宗、代宗朝,颜真卿先后担任皇使大夫、尚书左丞、刑部尚书、王子少傅等职,晋封为鲁郡公,因此颜真卿被后人称为颜鲁公。
公元782年,淮西节使李希烈叛乱。第二年,李希烈征服了汝州。首相卢齐趁机将颜真卿排除在外,让他到李希烈军宣读命令,即劝说李希烈。
就像杨国忠安排颜真卿当平原太守一样,卢琦明确表示要颜真卿死。当时的宰相李勉、河南尹郑叔等人都劝颜真卿不要去。颜真卿回答说:“君命也要避之。”。
此时的颜真卿已经70多岁了,在去之前专门写信给儿子解释后事。
[img]483113[/img]
颜真卿这次旅行很危险,但对李希烈来说,颜真卿并不是说杀人就能杀人。正如卢琦所说,颜真卿是“三朝老臣,忠诚刚决,名副其实,人信服”,具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如果他能为颜真卿而战,李希烈的反叛之路自然会更加顺畅。
李希烈就是这样做的,他用各种手段威胁利诱颜真卿。
来到徐州后,李希烈首先给了颜真卿一个下马威。李希烈派了一把大刀,大喊大叫,用一场大战吓唬颜真卿。结果颜真卿“足不移,色不变”,没有当真。李希烈别无选择,只能礼待他。
不久,与朝廷分庭抗礼的朱涛、王武军、田悦、李纳同时劝说李希烈。李希烈故意问颜真卿:四王同时劝说,这是大势所趋。颜真卿怒斥“这是四凶,什么是四王”。
四王使臣也直言不讳地说,颜真卿可以当李希烈的宰相。颜真卿怒斥“我八十岁了,知守节而死耳朵,是不是被汝曹诱惑了?”。软的不硬,李希烈命人挖个大坑,威胁要杀颜真卿。颜真卿很淡定,“死了,为什么要多端?”你不妨直接给我一把剑。
李希烈别无选择,只能向颜真卿道歉。
三月,李希烈军大败官军。李希烈向颜真卿展示了囚犯和官方指挥官的符节。颜真卿倒在地上哭了起来,几乎晕倒了。“他不再和别人说话了。”。
784年正月,李希烈自称皇帝,并派人威胁颜真卿:要么你屈服,要么我把你烧死。颜真卿视死如归,准备跳进火堆,然后被拦住。今年8月,李希烈终于对颜真卿失去了耐心,命令他上吊。
一代名臣死于叛军之手。
严真卿是唐朝的脊梁。他在外守节上不屈不挠于叛徒,坚持礼法整顿朝纲。因此,他得罪了杨国忠、李辅国、元载、杨炎、卢齐等权臣,导致了他悲剧的结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颜真卿出色的个人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他成为古代圣人。与他的书法相比,这可能更应该被后代铭记和学习。
大唐书法家颜真卿也是历史上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