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古钱币,每个人都会想到什么?以下是相关的历史事迹。
1.下放铸币权
古代的铸币权常常掌握在政府手中,如果下放到民间,我们都觉得有些无法控制,但在古代,铸币权确实是开放的。
比如汉文帝时期,朝廷放开政策,下放铸币权。皇室贵族和普通人都可以铸币,但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按照标准要求铸币。
[img]482944[/img]
有些人会想,多好啊,他们想创造多少钱,致富不是梦想,这也想想,钱有限,铸硬币必须铜,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政策,铜的价格不低,想致富,只能偷工减料,质量低,数量多。但别忘了,国家对质量有要求,低质量在市场上不受欢迎。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假币,有些只是劣币,在法院和市场规则下,劣币将逐渐被淘汰。
2.回收铸币权,假纸币泛滥
汉武帝时期,朝廷收回了铸币权,开始筹集资金。首先,它垄断了铜矿资源,然后降低了货币质量。所谓降低质量,就是降低硬币中铜的含量,增加产量。人们不应该做这样的硬币。朝廷强制执行。
[img]482945[/img]
在这种情况下,会有假货,私人铸币牟取暴利,这种情况怎么办?汉武帝也将采取强制措施抑制这一现象。
其实不要说假钱,真钱会造假掺水。汉武帝时期的上述铸币就是这样,然后就是明朝的铸币大案。当时南京铸的硬币甚至可以达到铜的十分之一。其他成分用铅代替。不仅如此,它们又薄又脆。捏的时候要担心会不会裂开。这反映了民间私人铸造的硬币特别良心。
3.如何防止纸币造假?
也就是说,说到古代纸币,它们没有现代荧光油墨技术、水印等,只有一张纸,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吗?那么,这张纸币里隐藏着什么神秘的东西,只有一个,没有什么假的呢?
[img]482946[/img]
我们都知道,纸币最早出现在北宋,后来的元代开始广泛使用。
印刷纸币的纸张自然是由政府精心挑选的,比如“四川纸”。由于四川纸是官方印刷纸币的专用纸,人们不能随意使用,必须经朝廷政府批准才能使用。
还会专门设立纸币场,当然也会拍摄政府人员进入监督,防止谋取私利等。
"造会子者...肆其自便,教其为奸。"
为避免内部人员造假,政府还对这些人员的后续安置采取了措施。
然而,在这些步骤中,事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朝廷制定了一项措施,各级机构都被拘留。这是什么意思?当我们看一些电视剧时,我们会看到一张纸币上有一些单词和符号,然后是一些非常引人注目的红色印章,有些,不是一个,这是各级机构的拘留。
[img]482947[/img]
政府做好纸币,下放给各省。省级机构需要盖上象征省级身份的印章,然后发给州政府时,会在上面留下象征州政府身份的印章,到县,再到各种银行等。,层层印证,难以复制。
除此之外,还要在纸币的图案上下功夫,会画出一些难度大、复杂的图案。
然后银票上的字也很讲究,甚至可以说是古代密码,对应一套内部自制的解码本,比如一个字的一撇一扣上有特殊的轨迹,加重加厚或者扎一个看不见的小孔,或者在纸币上的一行字上用多少字代表年月日等等。
而且这些密码变化很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制定新的内部密码,这些银票一旦兑现,就会立即被销毁,保密性很强。
除此之外,还有外部法律要求,如果私下制造,假的一旦被发现,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古铜币和银票如何防伪?谁手里有铸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