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夺门时,于谦在做什么? 为什么于谦没有出现阻止

夺门之变,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夺门之变”本质上是一场军事政变,能够成功,是当时朝廷的臣子,根本无法选择立场。

明代官员

[img]482514[/img]

“土木之变”后,于谦和明代宗朱祁钰的个人声誉达到了极致,但朱祁钰却无法顺利继承王位。

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明朝的朱祁镇,还是明朝的朱祁钰,无论是英宗的儿子朱见深,还是代宗的儿子朱见济,无论谁是皇帝,谁是王子,本质上都是朱家的内在矛盾,不是改朝换代的事,大明还是大明。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大臣的选择。

在“土木工程变化”之后,英宗基本上跌到了谷底。当他终于回到北京时,他被他的兄弟代宗软禁在南宫。后来,代宗的权威越来越强大,英宗重新成为皇帝的希望非常渺茫。

明代宗 朱祁钰

[img]482515[/img]

当时,当宗族处于危险之中,登基当皇帝时,英宗的母亲孙太后留下了后手,即英宗的儿子朱见深是王子。朱见深当时不超过三岁。孙太后的意思很明确:代宗皇帝只能做一次。几千年后,他们必须把王位还给英宗。

代宗权稳定后,他想换王子。此外,当时于谦等一批新贵上台,逐渐掌握了朝廷大部分话语权。代宗利用升职、贿赂、保障群臣权益等利益交换方式,最终如愿以偿地让儿子朱见济成为王子。

然而,朱见济在一年内就去世了,而代宗没有其他活着的儿子。也就是说,代宗死后,代宗的脉搏是绝对的。所以事情又回到了原点,那就是谁将是下一个接班人。

明宪宗 朱见深

[img]482516[/img]

事实上,代宗的选择并不多。要么把侄子朱见深重建为王子,要么从藩王中选择一个进入北京,把王位还给哥哥,这绝对不是代宗的选择。

但是大家都知道,朱见深再次成为王子是最自然的。但是代宗心里的坎真的过不去。他终于坐稳了王位,最后不得不把王位传给哥哥的儿子,更别说对哥哥不是很友好了。

于谦和其他人实际上是“中间派”。他们的掌权主要得益于“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于谦支持朱见深为王子。于谦的账户很清楚:他是代宗上台后开始的。英宗当然不会把于谦当作自己的人。但下一代是不同的。毕竟,没有直接的节日。

但当时还有另一个声音,就是让英宗复辟,以“三人组”为核心,即石亨、曹吉祥、徐有贞。他们支持英宗复辟也是政治投机和赌博。一旦成功,就超过一万人。

于谦

[img]482517[/img]

绝大多数朝臣别无选择。我不相信北京的大臣们根本找不到这么大的政变。但是你让他们选择什么呢?帮助英宗复辟?如果你现在做得好,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一旦“夺门之变”失败,将被代宗政治清理。

帮助代宗镇压英宗复辟?代宗身体这么差,很快就会死去。孙太后又活了。朱见深或英宗很可能是下一任皇帝,他们不能这样忠诚。而且,“夺门之变”背后的参与力量巨大,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小。

[img]482518[/img]

当“夺门之变”发生时,像于谦这样的官员是帮助英宗还是代宗?另外,一个晚上就完成了夺权行动,留给大家思考的时间其实是有限的。

这就是为什么于谦不阻止这场政变。


夺门时,于谦在做什么? 为什么于谦没有出现阻止夺门时,于谦在做什么? 为什么于谦没有出现阻止

,,,,,,,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