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192年5月22日,陇西临涛(今甘肃省岷县)人字仲颖。董卓在凉州长大,容易与羌人交朋友。汉桓帝末年,董卓被授予羽林郎,并跟随匈奴中郎张壮攻打汉阳羌人,粗暴有谋,屡立战功。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被大将军何进征召,前往都城讨伐十常侍。不久之后,董卓遇到了都市动乱,在北芒山立下了救驾大功,开始掌权。之后,董卓又招揽吕布,杀了丁原,实力大增。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在此背景下,废杀汉少帝及何太后,立汉献帝刘协即位,担任太师。选名士蔡勇等人,执政朝政,威震天下。元年(190年),董卓被袁绍、袁术、孙坚、曹操等人讨伐,退役长安,自封相国。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最终被王允、吕布联手除掉。然而,事实上,东汉末年的大臣张文,在董卓掌权之前,有机会杀死董卓。然而,张温犹豫不决,不仅错过了机会,而且最终被董卓杀死。
一
@ 张文(-191年11月5日),字伯慎。东汉末年,南阳县人。官到司隶校尉、太尉,封彼乡侯。据《后汉书》等史料记载,张文曾被曹操祖父曹腾提拔。曹腾(100-159年),字季兴,沛国桥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宦官,曹嵩的养父。
[img]480950[/img]
中平元年(184年),张文当时是大司农,被封为司空。同年,张文推荐占领校尉盖勋为京兆尹。司空是东汉三公之一,可以说是最显赫的官职之一。比如曹操迎汉献帝刘协后,也被封为司空。当然,当张文担任司空时,曹操、袁绍、袁术、董卓等诸侯都没有崛起,离张文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平二年(185年),汉灵帝封张文骑将军和假期,与副将军袁倾与胡人北宫伯玉作战。当时,董卓被封为破虏将军,周慎与破寇将军同为张文下属。因此,很明显,董卓曾经是骑马将军张文的下属。
二
在这场战斗中,张温统率领10多万步骑兵驻扎在美阳市。边章和韩遂也进入了美阳,张温与他们战斗失败。同年11月,董卓和右扶风鲍洪共同进攻边章和韩遂,打破了他们领导的西羌军队。边章和韩遂输给了榆中。在篡夺东汉朝廷的权力之前,董卓实际上是一位善于战斗的将军,这也是他掌权的重要原因。
据《后汉书》等史料记载,张文派周慎带领3万人追击边章、韩遂。对此,孙健建议周慎:“叛军守卫的城市缺粮,会从外面运输。我愿意充领1万人,切断敌人的运粮道,将军统一军队跟随后面。叛军不可避免地会因为疲劳和饥饿而不敢战斗,退回羌族腹地。到那时,如果你一起攻击他们,你就可以平静凉州。”
然而,不幸的是,周慎没有听从孙健的建议,带领军队包围了榆中城。边章和韩遂分兵驻扎在葵园峡,切断了东汉军队的粮食运输道路。周慎感到恐慌,丢弃了行李撤军。对孙健来说,他很早就为东汉朝廷效力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孙健未能重用。
[img]480951[/img]
三
在周慎被击败后,张文又派董卓带领3万人去讨伐羌族的先零部落。望垣以北,羌人和胡人包围了董卓团。在这种情况下,董卓粮草短缺,于是在打算渡河的地方筑起堤堰,假装要钓鱼充饥。然后,在堤堰的掩护下,悄然撤退。值得注意的是,当羌人发现并追击时,董卓早已决开堤堰,河水已深,使羌人无法过河追赶。于是董卓回师,驻扎扶风。对董卓来说,指挥作战的水平明显高于谨慎。
然而,他保存实力的行为自然引起了东汉朝廷的不满。在此背景下,张文用皇帝的诏书召唤董卓。董卓有罪,拖延了很长时间才去见张文。见到董卓后,张文开始责怪董卓,董卓回答时并不恭顺。
这时,孙坚上前附在张文的耳边,悄悄地说:“董卓不仅不怕犯罪,而且傲慢自大。他应该宣布法律,并将其斩首。”在我看来,如果张文能听从孙健的建议,杀死叛逆的董卓,无疑会避免董卓未来的混乱。
然而,张温回答说:“董卓在黄河、陇山之间一直有威望,今天就杀了他,以后的战斗就不依赖了。”
在这方面,孙健仍然坚持处决董卓的意见,并对张文说:“将军亲自领导汉朝的权力,震惊世界,为什么要依靠董卓!董卓的粗鲁行为是第一个犯罪;边章、韩遂叛乱一年多,应及时征求,董卓说不,动摇军心,是第二个犯罪;董卓接受任命,失败,傲慢,是第三个犯罪。”
面对孙坚列出的罪行,张文也同意了。然而,张文仍然犹豫不决,不忍心动手,所以他对孙坚说:“你先回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董卓会怀疑的。”孙坚于是辞职了。这自然导致董卓逃脱。
四
@ 虽然张温曾经放过董卓一马,但董卓之后并没有报答他,而是报答了他的好意。中平三年(186年),汉灵帝在长安拜张温为太尉,成为第一个不在朝廷的三公。同年,张温被召回首都。中平四年(187年),张温因失败被汉灵帝免职。当然,张温的失败其实和董卓阳的违规行为有关。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篡夺朝廷权力后,当时张温担任卫尉的官职,张温没有和董卓交朋友,被董卓怨恨。在此背景下,为了树立威望,铲除异己,董卓诬蔑张温与袁术私下接触,并于初平二年(191年)10月初一将张温拷打致死。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张温出现在第八次“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董卓在长安宴请百官时,因吕布截获袁术与张文联系的信件,甚至在法庭上告诉董卓;董卓获报后,立即命令吕布将张文从宴会上拖出斩首,并将首级呈现,百官见之感颤抖,只有董卓一个人吃饭谈笑风生。因此,尽管在《三国演义》中,张温被杀的过程与正史有所不同。然而,在最终的结果中,张温被董卓杀死。换句话说,张文本来有机会除掉董卓,却优柔寡断,被董卓杀死。
张温:有机会除掉董卓。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