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朝六代皇帝67年才选择北京的首都 他们在纠结什么?

明朝都城,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明朝的首都是南京,然后是北京。然而,许多人不知道明朝是所有朝代中最复杂的首都。六代皇帝在选择北京之前,已经挣扎了67年(1368-1435)。他们在挣扎什么?

[img]480584[/img]

朱元璋与朱标的纠缠:坐南望北

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这是由“历史原因”决定的:

朱元璋起兵之初,主要在淮河流域作战,但淮河流域久经战乱,经济衰退,人民贫困,难以做大做强。于是朱元璋把目光转向了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都很好的南京。公元1356年,朱元璋占领南京。后来,他以南京为基地,以江南雄厚的财力为基础,摧毁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分裂势力,建立了明朝。明朝顺理成章,定都在老根据地南京。

然而,明朝成立后不久,南京作为首都展示了它的缺点。朱元璋派徐达,经常在春天攻击元朝。元朝的残余势力匆匆逃往北方。朱元璋暂时无法彻底消灭蒙元的残余势力,导致蒙元的残余势力对明朝北部构成长期威胁。就像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和突厥对唐朝的威胁一样。

[img]480585[/img]

从历史经验来看,必须解除北方边境疾病,否则会影响王朝的长期稳定。例如,在汉朝和唐朝,汉武帝与匈奴斗争了44年,最终打败了匈奴;唐太宗俘虏了东突厥首领杰利可汗,解除了外国疾病,汉唐的统治可以长期稳定。宋朝没有能力解决北方边境问题,最终导致了“健康变化”和“悬崖山之战”的悲惨结局。朱元璋不想重蹈宋朝的覆辙。

解决北方边境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在北方建都,把王朝的重点放在北方,这是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汉唐都选择定都长安的原因。

朱元璋于是派儿子朱彪去北方考察,选择了一个可以建都的城市来代替南京。在北方的许多城市中,长安、洛阳和开封都是首都,有着良好的基础。然而,朱彪因“无危险”而放弃了开封,长安和洛阳成为朱彪考察的焦点。

由于朱元璋本人更喜欢长安,朱标专注于长安。然而,在参观了洛阳之后,朱标认为洛阳比长安更适合建都。因此,朱元璋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挣扎。

公元1392年,朱元璋最喜欢的接班人朱彪死了。朱元璋无意迁都后,仍以南京为首都。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朱彪不是皇帝,而是王子和准皇帝,他深入参与了首都选拔工作。我把他包括在内。

[img]480586[/img]

朱棣果断迁都

朱元璋死后,朱允文继位,朱允文削藩引发“靖难之战”,朱迪登上皇位。朱迪是个实干派。他上位后不久,决定迁都。朱迪没有选择西安或洛阳,而是在他的老基地北平府建造了北京城,并于1420年完成了迁都。

朱迪果断迁都北京。首先,他在北方驻扎了很长时间。他最清楚北方蒙元势力觊觎明朝的土地,最清楚抗击蒙元势力、守卫和扩大领土的重要性。第二,朱迪的位置不正确。南京有很多人拒绝接受他,朱元璋睡在南京。看着他在地下,朱迪心里有一个巨大的阴影。

坦白说,朱迪迁都是明智之举。迁都后的明朝,凭借朱迪的勇气,不断向北、东北用兵,不仅拓展了明朝领土,也稳定了国内统治。

[img]480587[/img]

朱高炽与朱瞻基的纠结:坐北望南

朱棣死后,儿子朱高炽继位为明仁宗。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却把大量精力花在了“还都在南京”上。

朱高炽为什么要“还在南京”?专家学者有很多想法,我觉得只有一点是准确的,那就是经济原因。说白了,北京的财力远不如南京,国库也没钱。

@ 南京在南方,南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北京在北方,北方土地贫瘠,经济不如南方。明朝每天都要做“干坤大迁移”,把南方的粮食、果蔬等物资运到北方,费用巨大,浪费巨大。

@ 明朝承受不了巨大的开支和浪费。朱迪在位期间,常年用兵,仅北征蒙古五次,直到朱迪自己死在北伐蒙古的路上。战争是烧钱的无底洞。你可以想象它花了多少钱!此外,朱迪还派郑和到西洋“宣传国威”,进行“朝贡贸易”。朱迪在西洋工作了六次,花了600万两白银,导致了金融危机。

据《广志怡》记载:“国初,府库充满,三宝郑太监下西洋,银七百多万,费十年,还剩百多万。”

总之,国库没钱。明仁宗朱高炽想迁都南京,缓解财政压力。

[img]480588[/img]

1425年,朱高炽派王子朱瞻基去南京,一是看望祖先朱元璋的陵墓,二是让朱瞻基留在南京,管理南京。朱高炽本人在北京加快了“还都南京”的处理。

然而,在迁都正式开始之前,朱高炽病死了,所以他们都被搁置在南京。

朱高炽死后,朱瞻基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迁都。然而,朱瞻基却遇到了人力无法克服的困难:地震。

事实上,当朱高炽在位时,南京发生了39次地震;当他的儿子朱瞻基继位时,南京又发生了35次地震。如此密集的地震,虽然水平不高,但不可避免地不会在朱胆基心中留下阴影。所以朱瞻基决定等着看。

这是十年。1435年1月,朱瞻基病死,朱祁镇继位,迁都大业落在朱祁镇身上。

[img]480589[/img]

朱祁镇一锤定音

朱祁镇如何对待迁都?

事实上,在朱祁镇继位时,迁都南京的条件已经不具备了。朱瞻基在位十年,努力治理,整顿财政,关注民生,与人民一起休息。因此,国力得到了改善,经济形势得到了极大改善。历史上,朱瞻基的治理受到了赞扬仁宣盛世,它的财力甚至可以支持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img]480590[/img]

经济有所改善。在政治上,定都北京可以抵御蒙古的南方入侵。迁都南京是没有必要的。明英宗朱祁镇颁布了一项法令,宣布从现在起,明朝将北京作为首都,不再改变#朱元璋#


明朝六代皇帝67年才选择北京的首都 他们在纠结什么?明朝六代皇帝67年才选择北京的首都 他们在纠结什么?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