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康熙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康熙皇帝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省、击败噶尔丹、与沙俄划定疆界,在武功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甚至被后人(清朝)称为千古一帝。
然而,这位老人从8岁开始工作,直到69岁才被完全解雇。他死于没有机会领取养老金。在职61年,是不是没有懒政?别说了,真的有,还有很多。
尤其是年纪大了,给儿子雍正皇帝留下了很多烂摊子。光是处理这些烂摊子,雍正就死了。
烂摊子一,土地数量不清。
清朝入关后,多尔根和顺治皇帝没有时间测量土地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康熙皇帝在位61年,长期处于和平时期。他为什么不测量土地?
当时,清朝仍沿用明朝万历时期的田地资料,这是张居正大师改革时进行的土地测量。
换句话说,这些数据已经使用了100多年,甚至王朝也发生了变化。土地的数量能保持不变吗?此外,所有权也需要明确。清朝的地主怎么能用明朝的地契来谈论所有权呢?
[img]479475[/img]
但康熙只是去做这件事,他觉得太麻烦了!摊牌,我叔叔不想管!所以这项重要的任务落在了雍正的头上,但雍正很累。毕竟,他把摊位变成了亩,他必须重新测量土地。
所谓摊丁入亩,就是改变纳税政策。以前纳税是按人口纳税的。你家有几个人交相应的税。穷人家往往连土地都没有,要交那么多税给别人当房客。
房东家的人口不多,交的税也不多。但是他们的房地产太多了,吓死人了。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差距。雍正皇帝实行摊丁入亩,即以后不按人口征税,按房地产数量征税。
如果你名下没有田产,以后就不用交税了。这让穷人很开心。最难过的是地主阶级,他们手里的田产太多了。这是杀大户的典型政策。
烂摊子二,国库空虚。
康熙是个很会花钱的皇帝,打仗当然要花很多钱。康熙除了打仗,还多次下江南,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人们下江南不像我们一个人出来。康熙带着成千上万的人去南方旅游。成千上万的人不得不花钱管理他们的食物、饮料和拉撒。国库压力很大。光靠当地的土豪劣绅是受不了的。
此外,康熙晚年非常“慷慨”。他认为江苏和浙江作为一个主要的税收省份,欠了太多的税,所有的手都是免费的。但你不看清朝的国库,老鼠哭着离开,你很尴尬地假慷慨吗?
按理说,国库年收入超过1000万,但最终康熙留给雍正的国库只剩下800万两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笔钱真的不够塞牙。
说雍正皇帝花了13年时间追赶,决心改革。最后,在他死前,他给乾隆皇帝留下了6000多万两个国库,以及一个庞大、系统、良性的税收制度。
[img]479476[/img]
烂摊子三,吏治腐败。
康熙大师一生都在军队里。战争期间,战友之间的友谊自然非常深厚。康熙后期也非常纵容战友。
这些人在当地当官,可以说是傲慢霸道,完全不注重法律。霸道是轻的,毒人也是常事。
康熙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然连老人都这么做了,手下的其他人自然会更加放肆。据说每个人都开始贪污受贿,根本不注意法律。
更著名的是曹雪芹的家。他们家是江宁编织的。我不知道他们在当地贪污了多少钱,但康熙对他们仍然很宽容。谁让他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成为奶兄弟?
雍正时期,雍正皇帝为了打击官治腐败,收拾了这些腐败官员。然而,他冒犯了很多人,使他的名声更糟。
烂摊子四,立仓问题。
九龙夺权是康熙时期最著名的政治事件。当时康熙对儿子比较乐观。儿子长大后,自然开始思考王子的位置。
康熙先后欣赏的王子有:文武双全的皇三子胤祯,踏实肯干的皇四子胤祯(后来雍正)、交友广泛的皇八子胤,年轻有为的皇十四子胤。
这些王子各有能力,太子胤仁相对平庸。但平庸并不意味着无能。据史料记载,太子胤仁还是很不错的。
正是康熙对这些儿子的提拔,使得太子尹仁被废弃了两次。最后,皇位落在雍正头上,使雍正受到各种怀疑,甚至认为他杀害了父亲,自力更生。
这个烂摊子太大了,以至于雍正登基后,先后清理了尹芷、尹儿、尹儿等人。并建立了秘密存储制度。
从那时起,清朝开始继续使用秘密存储来传播王位,以确保储君的安全。尹仁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他的兄弟。如果这些人想夺取王位,他们自然会想办法扳倒尹仁。
[img]479477[/img]
总结:雍正也不容易。
雍正是这么多皇帝中非常勤劳的皇帝。他每天花很多时间阅读奏章,亲自处理国家大事。
此外,我们还应该给父亲康熙善后。雍正手中基本解决了康熙晚年留下的一堆烂摊子。解决了这些问题,雍正留给儿子的不是和平繁荣!
所谓康乾盛世,雍正在治国方面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当然,没有康熙征求四方,没有乾隆享受成功,康乾盛世是不可能的。
康熙晚年为雍正留下了多少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