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项羽,每个人都会想到什么?以下是相关的历史事迹。
十三岁
13岁时,古人称之为舞勺年。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初中生。无论在哪个时代,这个年龄离进入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风雨的危险被父母和老师所阻挡。唯一担心的是学业成绩。感到危险的是考试成绩差的父母和老师的“棍棒威胁”。现代有一个非常流行的网络术语:生命无法承受。它非常适合这位13岁的英雄。
[img]478410[/img]
在古代,13岁是上学和学习知识的年龄。现在也是如此。恐怕我做过的最大胆的事情就是逃学和上网。我最精通的技能是玩游戏或学习。然而,在秦朝死后的乱世——楚汉争霸之后,一个13岁的孩子用最无用的东西征服了西楚霸王和屠城狂魔项羽,从即将到来的活埋坑中拯救了数十万即将死亡的人。
项羽脾气暴躁
公元前203年,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许多生命将离开这片土地。10月,齐王田光烹杀汉王刘邦的使者李食其。韩信军压力很大。田光拍摄了韩信在井兴战役中以弱胜强的战绩早早逃出齐都的照片。既然是楚汉争霸,汉王刘邦也留不住,那就去楚王项羽吧。
项羽没有立即伸出援助之手来救田光。这时,项王处于狂躁和愤怒的状态。彭越背叛了他,夺走了他的17个城市。他想一个接一个地抢回来,挽回脸,发泄愤怒。项羽是战神和军神。彭越不是他的对手。他的对手至少是张邯、刘邦和韩信。
彭越被你赶走了,占领的城市很容易被楚军夺回,战争还没有结束。除了黄城,项羽带领军队连续几天攻击外黄,不仅没有攻击,而且不断损害士兵,这在当时不能说是硬骨头,而是残酷的角色,铁骨头。这让楚军和项羽无助吗?这是怎么可能的!
楚军在无敌指挥官项羽的指挥下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命令士兵们冲向外黄城墙。项羽带头冲在前面。楚军来势汹汹,项羽真的很特别,外黄人的末日即将到来。在项羽眼里,这是一种犯罪和挑衅,一个鲜为人知的外黄城可以抵抗这么长时间。战前,项羽决定如何惩罚他们——屠杀这座城市。
[img]478411[/img]
举起屠刀
但楚军这么认真,外黄人直接受不了,主动选择投降。但不好意思,项羽没有提供投降免死的选择。项羽穿着染成血衣的盔甲,进入外黄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下属把城里所有的男女老少都拉到城里。然后发布了一个可怕的命令:这名男子被命令在15岁时成功。即使是愚蠢和迟钝的人也知道项羽要杀人。
十五岁以上的人都被坑杀了,十五岁以下的人做了另一个安排。突然,外黄城内外响起了一阵哭声,但这并没有让项羽感到怜悯。他们哭得越多,项羽的快感就越足。你不能早点投降吗?你必须抵抗这么久,然后在破城附近投降。这不是看我说话容易。弱肉强食的乱世给人的印象是说话容易,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你每次都遇到外黄这样的城市,你不能无聊。
绝大多数人哭着哭着,有些人赤手空拳。这两条路都不好,救不了自己,救不了大家。只有一个人选择了另一条路,找到了一条救世之路,这是正确的。这个人年纪不大,在史书上没有留下名字,只说他是一个13岁的男孩。在数十万人即将进入地狱之前,救世主来了。
这个13岁的孩子不是一个贵族背景,而是外黄县长门客的儿子。也许在门客父亲的影响下,他或多或少学会了纵横之术。孩子们不忍心熟悉的亲戚、朋友和邻居像动物一样被屠杀,然后埋在地下。他鼓起了一生中最大的勇气,尽最大努力来到项羽面前游说。
[img]478412[/img]
项羽不是任何人都能看到的,更不用说外黄罪民了。孩子找到了值班的楚兵,不断恳求他带自己去见项羽。再加上值班的楚兵,他并不是一个坏心肠的人。他先问楚王项羽的意见,得到感兴趣的项羽的同意,然后带他去。这只是拯救世界的第一步。
孩子的自救
13岁的孩子不面对普通的成年人、普通的将军或普通的王子。他面对的是这个时代的巅峰,西楚霸王项羽。孩子们征服项羽的手段不是美丽和温柔,不是家庭的威望,更不用说军事力量了,而是真理。项羽听说过很多真相。有多少人在屠杀城市之前提出反对,但项羽没有听。他会听孩子的吗?是的。
孩子用简单的道理告诉项羽屠外黄城的利弊:“彭越强抢外黄,外黄恐惧,所以他把它降下来,等待国王。大王至,又都是,百姓怎么会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都害怕,莫肯下去。不是没人说过,而是从一个13岁的孩子口中说出来,挺震撼人心的。项羽选择了服从,放弃了屠城的想法,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项王然说,是赦外黄。东至绥阳,闻之皆争下项王。为世界服务,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数十万人的生命是由一个13岁的孩子救出的,历史书只记录了它,而不记录了它的名字。对那个孩子来说,这一切的名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想象一下,你在13岁的时候在做什么,你有勇气说服项羽吗?你有口才征服项羽吗?
13岁的孩子面对暴怒狂躁的项羽,是如何拯救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