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靖难之战是怎么爆发的?谁是更合格的君主?

说到靖难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以下是相关历史事迹的介绍。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登基,建立统一政权,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从此拉开了一个王朝的序幕。

此时,虽然元朝的残余势力已经失去了北方,但其实力仍然不容低估。它正盯着中原,随时可能向南移动。与此同时,沿海地区日本海盗的隐患也对边防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在这样的内部和外部问题下,新王朝的国防和政治制度是当时朝野最关心的问题。

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立皇长子朱标为王子,其余儿子封为藩王,分封领地,驻扎全国。在朱元璋看来,他的后代总是比外人更忠诚,尤其是新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朱家的国家还不够稳定,这可以进一步集中朱家的权力和统治。

藩王的威胁

朱元璋天生多疑。他只信任自己的家人。即使其他臣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旦被他认为会影响朱家的世界,他也会照杀。朱元璋为杜绝继任者懦弱、大权旁落的可能性,赋予了藩王极大的权力,藩王有权干涉中央政事,甚至可以举兵“清君侧”。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颁布了《皇明祖训》,内容是为巩固皇权而对朱子孙的训诫,要求后人永远遵守,“后人有言更祖制者,以奸臣论”。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藩王自尊,在政治和军事上享有很大的话语权。同时,这也为朱迪今后起兵靖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理由。

[img]478489[/img]

在中国历史上,影响中央统治甚至动乱的藩王势力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明朝的藩王制度刚刚制定,有远见的人已经闻到了不安的气息。洪武九年,平遥儒家训导叶伯巨起草《奉诏陈言疏》,说明了当前藩王制度的弊端和可能的后果。面对叶伯巨的建议,朱元璋怒不可遏,认为他在挑拨朱家的骨肉亲情,下令将叶伯巨关进监狱,他被虐待,最终饿死。

明朝初建时,朱元璋立朱标为王子,朱标为长子。他从小就和朱元璋一起到处打仗。他父子关系深厚。他善良宽厚,兄弟姐妹恭敬,在诸王中威信最高。然而,天不遂人愿,朱元璋从小就没有看到这个寄予厚望的长子登基为帝的那一天,朱标年仅37岁就英年早逝。王子去世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朱元璋悲痛欲绝。他不仅失去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也失去了一个优秀的继承人。

悲痛之余,年纪大了的朱元璋不得不选择一个新的继承人来安抚世界。当时皇四子燕王朱迪的声音很高。他勇敢善战,多次率兵攻打元人,在民间和朝野都很有威望。

但令人惊讶的是,朱元璋并没有选择正值壮年、实力最强的四子朱棣,而是决定传给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性格温顺。如果他能在和平时期成为仁德的守成之君,但他不是长期的,只是死去王子的普通儿子,在礼法上没有绝对优势。在当时的情况下,朱元璋知道自己无法说服所有的藩王和大臣。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杀死了一群跟随他打败世界的有功大臣。同时,他还敲打了儿子,为孙子的统治铺平了道路。

洪武三十一年,一代枭雄明太祖朱元璋永远闭上眼睛,带着祖父的期待,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

[img]478490[/img]

贸然削藩的苦果

朱云文登基后,没有治国经验,他缺乏皇帝应有的勇气和信心。他把黄子成、齐泰、方孝茹视为心腹。在臣民的指挥下,年轻的建文帝意识到藩王的势力过度扩大,威胁到了他的统治,所以他接受了“削藩”的建议。

计划已经确定,几个人对削藩的顺序有不同的看法。齐泰认为,我们应该先啃硬骨头,先对付实力最强的燕王;然而,黄子成反对。他认为燕王素有战功。考虑到民间舆论,我们应该首先对无关紧要的亲王开始。建文帝选择支持黄子澄的意见,于是他们开始利用或有或无、莫须有的罪行,对较小较弱的藩王采取行动。周王朱尧是第一个被废为普通人的目标;随后,湘王自杀,代王、齐王、岷王都被废为普通人。五个藩王在一年内被削减,燕王是下一个目标。

燕王势力最强,朝廷不敢贸然入侵,选择谨慎对待。然而,这也给了朱迪集结军队的时间。1399年,朱迪杀害当地官员,援引《皇明祖训》,指认黄子澄、齐泰、方孝茹为奸臣,蒙蔽君王,于是以“清君侧”为旗号发起了靖难之战。

燕王靖很难夺侄位

黄子澄、齐泰、方都是学者,不知道如何用兵和战争,于是建文帝启用了年近古稀的老兵耿炳文,但这怎么能与多年战争的燕王铁骑竞争呢?朝廷军队节节退役,朱允文用李景龙代替耿炳文。李景龙出身花花公子,不善于用兵。他在几场战斗中惨败。

[img]478491[/img]

三年过去了,燕王军队越来越勇敢,民间威望也越来越高。朝廷的失败是大势所趋。1402年,朱迪率兵攻入应天,李景隆大开城门投降。

燕王进京后,宫中莫名其妙地起火,建文帝从此下落不明。有人说朱允文在宫中被烧死,有人说他假死后出家当僧,有人说他逃到东南亚。后来,朱迪派郑和去西洋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他的踪迹。建文帝的真实下落令人困惑,众说纷纭,无法查出,堪称明史悬案。

朱棣即位后称明成祖,年号永乐。连续四年的靖难之战以燕王的胜利而告终。

永乐年间,朱迪迁都北平。他勤政爱民,在政治上建立了内阁制度的雏形;疏通大运河,发展经济农业;多次亲自带兵北征;郑和下西洋展示了大明的国力,各国纷纷进贡派遣使者。朱迪在位期间,国力增强,人民安居乐业。后人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繁荣时期,称赞这一时期“远离汉唐”。


靖难之战是怎么爆发的?谁是更合格的君主?靖难之战是怎么爆发的?谁是更合格的君主?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