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是蒙古帝国最后一个汗流浃背的皇帝。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民族自然非常擅长攻击战争,忽必烈也不例外,并不比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差。
[img]476434[/img]
在忽必烈统治时期,元朝的领土面积一度扩大,领土最广阔,北到西伯利亚,西到叙利亚,南到南海,东到朝鲜,是元朝的世界,可以说整个欧亚大陆欣赏蒙古铁蹄的力量,所以最大的面积近3000万平方公里,是这样一个不可战胜的铁骑,实际上会在攻击日本时碰壁。
自从忽必烈继承大位以来,他一直雄心勃勃,总想征服全世界,于是大举派兵征服四方。
在与宋朝打交道的同时,忽必烈轻松地攻击了当时相对较弱的高丽。高丽成为大臣后,受到日本海盗的骚扰,所以她向忽必烈求助。忽必烈听说日本后,并没有注意到一个小海上国家能有多强大。虽然他现在专注于攻击宋朝,但我有一万辆蒙古铁骑来摧毁日本就足够了。于是忽必烈派出1500名士兵和900艘船正式前往日本。
[img]476435[/img]
擅长攻击的蒙古军队一开始势不可挡,很快就占领了两个岛屿:对马和一岐。相比之下,日军节节败退,无法守住。然而,元军遭遇了风暴,战舰在风中不断碰撞,导致沉船200多艘,不懂水性的蒙古士兵伤亡1万多人。
战无不胜的元军这次输在了自然灾害面前,不得不回到大陆,日本侥幸逃脱。然而,忽必烈并没有放弃。他认为这是天气的原因。并不是说元兵的战斗力不好,所以他开始了第二次东征日本,但与第一次结束完全一样。他还正式宣布东征失败,最终没有击败日本。
元军这两次东征日本,似乎日本占据了天时地利,导致作战失败。
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对元军使用的战舰的研究,发现蒙古人的战舰做工非常粗糙,包括许多部件。
[img]476436[/img]
船不仅没有做应有的加固,而且很多地方都敷衍了事。这种质量在平静的时候是可用的。一旦台风袭击,船只相互碰撞,风暴中的劣质就会出现,没有敌人的攻击,他们的船只碰撞已经导致战争失败。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上帝的旨意,上帝在保护日本免受征伐。直到@ 估计忽必烈也不知道,他征东的雄心壮志其实是被劣质战船打败的。
忽必烈东征日本,为什么失败?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