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说起春秋小国黄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时期通常用于指东周上半年的历史阶段,即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期”。据说是因为鲁国史官按年、季、月、日记录了当时各国的重大事件,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简而言之,这部编年史被称为“春秋”。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结束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44年)。战国前夕,共295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和地位急剧下降,导致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不断兼并周边小国。换句话说,在春秋时期,许多小国纷纷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这就导致了战国时期的七雄。其中,本文所说的黄国被楚国摧毁。黄国灭亡后,黄国后代黄歇后仕于楚,被封为春申君,地位仅次于楚考烈王,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一
具体来说,根据《竹书记年》文献,黄国起源于黄帝公孙轩辕氏,是淮河古代流域的诸侯国。据《史记》和《黄国故城》记载,黄国创始人是嬴姓伯益长子大廉字太康,成立于公元前2148年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故城隆古乡。黄国是嬴姓黄氏。因此,对黄国来说,与秦国等诸侯国同宗同源。对秦国而言,祖先也可以追溯到伯益,即秦国也是嬴姓诸侯国。当然,秦国和黄国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两者没有交集。以黄国都城为中心的黄邑地区,位于河南、湖北、安徽三省边境,沃野千里,风景秀丽,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发达,人民丰衣足食。水稻、小麦、棉花、麻、鱼龟等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当地盛产,是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鱼米之乡。《左传》始于鲁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
[img]474403[/img]
《左传·桓公八年》记载:“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虽不能,使章让黄。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
公元前704年,当君主楚武王在位时,他在沈鹿会见了诸侯。在这个联盟中,黄国和他的国家都没有参加,也就是说,这两个诸侯国敢于与楚国竞争。在这方面,楚武王自然无法挽回面子,需要出兵攻击这两个诸侯国。自公元前704年以来,汉阳的随国遭到了十字军东征。淮水的黄国因距离遥远而逃脱,但也受到了楚国的谴责。
二
当然,随着楚国对外扩张,黄国最终还是要面对楚国的进攻。楚文王在鲁庄公十九年(公元前675年)第一次进攻黄国。公元前675年,楚文王伐黄,败黄师于陵,然后还。对此,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很可能是黄国上下全力抵抗,导致楚国无法一鼓作气地消灭黄国,@ 尽管取得了胜利,楚国还是从黄国撤军。面对已扩大到淮河中上游的楚国,黄国采取了依靠强齐抵抗强楚的战略。春秋时期,齐国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例如,齐国君主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
鲁熙公二年(公元前658年),黄国参加了齐国、宋国、江国、黄国等四国会盟。第二年,这四个诸侯国再次在山东阳谷联盟。这两次联盟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楚国的扩张势头。公元前655年秋,两个诸侯国黄国、江国讨伐陈国。随着齐国霸主地位的形成,淮河流域的诸侯国纷纷叛楚附齐。在我看来,致力于赢得中原的楚国自然不甘示弱,需要反击这种情况。
三
[img]474404[/img]
公元前655年,楚国立即摧毁了黄国的姻亲小国弦国,弦国君逃到了黄国。在我看来,楚国的举动无疑是为了树立榜样,旨在让黄国改变自己的立场。当然,对黄国来说,似乎并不有趣,仍然没有完全属于楚国。因此,在公元前649年的冬天,楚国借口黄人不归楚贡,出师由伐黄。六个月后,即前六四八年夏,黄国终于被楚成王带兵消灭了。在这方面,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黄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死于楚国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如果楚国想争夺中原,就必须解决黄国的障碍。
黄国文化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器具制造技术、纺织技术、雕刻绘画技术等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有的甚至超过了当时的中原文化水平。其墓葬制度、生活习俗等方面自成一格,对周边地区影响较大。它不仅是一个文化传播区,也是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区。黄国灭亡后,黄国后人一般以国名为姓氏,这是黄姓的重要来源。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灭亡后,后人通常以国名为姓氏。如郑国、鲁国、齐国、卫国、陈国、曹国、宋国、吴国等诸侯国。就黄国而言,后人不仅以“黄”为姓氏,还为楚国效力。其中,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无疑是最好的。
四
[img]474405[/img]
@ 楚国大臣黄歇(前314-前238年)曾任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一职。黄歇年轻时,曾四处拜师游学,见识广博,以辩才出众,深受楚顷襄王的赏识。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秦国却不同意熊完回楚国,黄歇知道秦国丞相范菊和熊完关系很好,于是试图说服范雎。于是,黄歇让熊完换衣服装扮成楚国使臣的车夫出关了。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后,楚顷襄王去世,熊完即位,称楚考烈王。公元前262年,黄歇被楚考烈王任命为楚国令尹,并被授予淮河以北十二县封地。此后,黄歇在楚国可谓一人以下,万人以上。
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派黄歇向北征伐鲁国,次年黄歇灭鲁国,任命荀况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通过对赵灭鲁的援助,黄歇在诸侯中的威望大增,也使楚国再次繁荣强大。基于此,春申君黄歇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黄歇前去奔丧,李园让人埋伏在棘门之中,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据《越绝书》报道,黄歇是在楚幽王的时候为楚幽王杀死的。当然,随着楚考烈王的去世,黄歇也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最终没能得到好的结局。
春秋小国黄国的起源是什么?战国四公子黄歇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