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项羽吗?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楚人勇敢善战。过去,秦将王坚率领60万军队与项梁的10万军队进行决战,将楚国从地图上抹去。只有六倍于敌人,我们才能获胜,这足以窥视楚国的战斗实力。项梁还是这样,后人项羽后人更可怕。他曾在彭城之战中指挥3万楚军吊打56万联军(汉军)。3万人吊打56万人!项羽是如何实现如此巨大的实力差距的?
自汉元年8月以来,项羽一直深陷齐国战争。田荣先后吞并了齐、胶东和济北,声称齐王,并公开反对楚国。汉中的刘邦迫不及待地想冲出关中,加入灭楚的队伍。田荣在反楚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项羽制定了“先齐后汉,先北后西”的战略,率领主力歼灭齐国,对汉国采取防御态度。
然而,事情的发展超出了项羽的预期。项羽没想到齐军这么顽强,苦苦挣扎,不断消耗楚军的力量。项羽没想到刘邦攻占关中这么轻松,他辛辛苦苦布置的三道防线都白费了。按照原计划,项羽一方面带领主力迅速歼灭齐军,另一方面派张邯组织刘邦攻占关中。项羽歼灭齐军后,再往西消灭汉国。“先齐后汉,先北后西”的政策如此完善,可惜天不遂人愿,再完美的计划也只能泡汤。
[img]475889[/img]
汉二年四月,刘邦与常山王张耳、魏王魏豹、翟王苏联手,组成多国联军(汉军),一举攻打楚国。五十六万联军一分为三,樊迅、曹参带领北路军沿着白马津-定陶路线,绕过鲁县再南下配合中路军进攻彭城。北路军的目的是占领鲁县、瑕丘、邹县等地,将楚军主力围困在齐国。刘邦亲自指挥中路军,直接通过荥阳向东进攻彭城。由王陵统领的南路军,从南阳北上,进攻阳夏,再与中路军汇合。四月底,三路汉军在砀县会师,一举攻占楚国首都彭城。
这次胜利是刘邦一生中的第二次胜利,也是进入关中的第一次胜利。刘邦很高兴。他认为自己只是泗水亭的一个小亭长,但现在他有幸占领楚国首都,在彭城享受盛宴和盛宴。喝酒,享受胜利的果实;酒言欢,谈荣华富贵。不幸的是,革命还没有成功,项羽还在齐国。也许是联军多势众,刘邦根本没有把楚军当回事。但是项羽的三万楚军打了五十六万联军。
还在齐国的项羽得知汉军占领彭城的消息,立即带领3万楚军与刘邦作战。项羽用兵有道。他没有直接与56万联军作战,而是从侧面进攻,对汉军措手不及。
[img]475890[/img]
从莒县出发,最近的路线是走启阳-兰陵路线,直接攻彭城。但考虑到敌我悬殊,项羽选择走费城-鲁县-胡陵路线,这条路线虽远,但避免了与联军主力的冲突。项羽只有3万兵马,不可能采取城市战争。他们只能利用夜晚悄悄占领萧县,切断联军西部回国的可能性。项羽的举动和北路军的打法差不多。联军主力位于彭城东北部,刘邦没想到项羽从西部突袭。
刘邦原本想在彭城东北迎接启阳-兰陵南下的楚军。项羽命令楚军混入联军之战,将联军分开,然后各自打破。彭城之战,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以少胜多的战例。在这场战争中,项羽指挥得当,井然有序,巧妙地利用楚人对楚国地理的熟悉,在夜色的掩护下占领了萧县。另一方面,刘邦,五十六大军形同虚设,各自为战,没有团队意识。唐堂五十六万大军在三万楚军面前就像虫子,逃跑,死亡,据说朱水落满了联军士兵的尸体,河水不能流动!
[img]475891[/img]
让我们理性地分析一下为什么56名汉军输给了3万名楚军?在古代,士兵指挥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太多的士兵会让将军们不知道如何安排任务。刘邦能带领多少人?韩信认为,刘邦最多能带领10万人,无论有多少人都无法控制。
韩信没有说错。刘邦根本控制不了56万联军。没有韩信,56万联军就像一团散沙。韩信能带领多少人?用韩信的话说,就是“韩信点兵,越多越好”。如果韩信在彭城,情况会改变吗?历史会被改写吗?不幸的是,历史没有假设。从这个角度来看,刘邦的指挥能力有限,彭城之战以失败告终。
在彭城之战中,项羽是如何指挥3万楚军打败50多万汉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