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诸葛瞻主内,姜维主外 为什么他们对宦官黄皓无能为力?

蜀汉灭亡时,总军队不到10万。除了驻扎在各地,还有长江口、益州南部、江油等地。估计8万不一定有。就这8万人而言,还得分为两组。诸葛瞻主内外,两人平分秋色。所以姜伟最多只有4万兵力。

[img]475464[/img]

仅凭这种力量,迫使刘禅杀死黄浩可能是不可能的。为什么?虽然姜伟是一名将军,但他在朝鲜的声望并不高。士兵们最终依靠军事成就,但几乎不可能跨越自然屏障秦岭,打败关中强大的曹魏。因此,姜伟几乎希望取得成就。

文臣治国最重要的是投入产出是否成正比。蜀国北伐的收益率几乎为负,因此朝中反对北伐的声音非常高。特别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是反战派的重要代表。

[img]475465[/img]

试想一下,如果姜维试图以“清君侧”的名义打成都,朝鲜没有人支持,更别说成功难了,反而被指控叛乱。更何况姜维不想叛蜀。所以,不管他有多讨厌黄浩,他都只是停止了奏折。

杀不了黄皓,姜维手里拿着重兵,为什么要躲在堆里屯田?

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皇帝和权臣争权。

自刘备去世以来,诸葛亮一直控制着自己的权力,再加上刘备的临终遗言,刘禅只遵守父亲的命运。诸葛亮北伐后,又整理了一份师表,特意安排董允几个刚正不阿的人紧紧盯住刘禅,刘禅也不敢造次。诸葛亮去世后,黄皓一想冒水,就被董允压了下去。原因是诸葛亮的余威还在,董允诚实无可挑剔。因此,刘禅仍然别无选择,只能耐心等待。

[img]475466[/img]

公元246年,董云去世。刘禅终于有机会翻身了。他利用陈志,黄浩也从后宫走向前朝。两人配合默契,打击诸葛亮留下的老队伍。在刘禅的默许下,许多老大臣只能含恨离开,政府逐渐落入两人手中。陈志死后,黄浩开始坚持政府。

从小黄门到专政,黄浩飞黄腾达的背后,其实是刘禅夺权之路。诸葛亮制定的诸多法律法规和培养的管理团队严重制约了刘禅的皇权。为了夺回权力,刘禅不得不效仿东汉末年汉灵帝等皇帝的做法,通过支持宦官集团,培养自己的新团队,压制掌握政府的大臣。

[img]475467[/img]

黄浩是一个,陈志也是一个。虽然他只是一名镇军将军,但他的实权超过了将军姜伟。幸运的是,他支持北伐,立场与姜伟一致,姜伟才能安然无恙。陈志死后,权力雄厚的黄浩准备搬家,想升职阎宇,从而挤出姜伟。

公元262年,即蜀国灭亡前夕,各方矛盾开始激化。

姜伟的处境变得非常微妙。一方面,黄浩想安排自己的颜宇挤出姜伟;另一方面,诸葛瞻等人也认为,姜伟北伐劳民伤财,应该削减军权,当文官。

[img]475468[/img]

从姜伟的角度来看,双方的力量都来自于自己的军事力量,但黄浩是私人的,诸葛瞻是公共的。一开始,在陈志在朝鲜的支持下,姜伟可以继续北伐。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站在刘禅的船上。现在,黄浩不得不把他赶下船。

黄浩专政,诸葛瞻等人也想除掉他。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因此,姜伟决定站在诸葛瞻的队伍中,以保护自己。于是,他扮演刘禅,要求除掉黄浩。

[img]475469[/img]

那么,从刘禅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怎么考虑呢?

黄皓是自己的代理人,杀了他,谁帮他控制朝政?

就姜维和诸葛瞻而言,后者代表第二代官员,他们在朝鲜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姜维。即使黄浩胡来,刘禅也不敢轻易移动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限制他们。

诸葛瞻等人强烈反对北伐,希望姜伟下课,所以兵权可能会落入他们的控制之中。内外军权掌握在诸葛瞻等人手中。再加上诸葛亮在蜀中的威望,刘禅可能会在梦中醒来。

[img]475470[/img]

因此,为了制衡诸葛瞻,刘禅必须赢得他们想弹劾的姜维。然而,由于黄浩的刺激,姜维无意中被推到了诸葛瞻。

虽然刘禅不可能是黄皓,但他更需要拉拢姜维来对抗诸葛瞻等人,所以他故意要求黄皓感谢姜维。

后语

刘禅似乎完美地解决了三方矛盾,但刘禅万万没想到,正是这场内部危机导致了一年后的亡国。

[img]475471[/img]

在姜伟的请求被拒绝后,他终于意识到黄浩不仅是一个专门的宦官,而且代表了刘禅不可侵犯的皇权。由于刘禅不打算摆脱自己,他也不打算参与政府,所以他跑到村里。

黄浩没有摆脱姜伟,但被军队,心很不高兴,所以故意留下姜伟发送的重要军事报告,错过了最好的防御机会,导致蜀军失去了武都和阴平县,让邓艾有机会从阴平进入四川。

诸葛瞻觉得自己是最失败的。他感叹自己无法摆脱黄浩,也无法制衡江伟。他对刘禅的绝望在于他的内心深处。因此,他显然有机会打败邓艾,但他选择带领第二代官员的血溅绵竹战场,以死报国,不愿回到令人失望的朝廷。


诸葛瞻主内,姜维主外 为什么他们对宦官黄皓无能为力?诸葛瞻主内,姜维主外 为什么他们对宦官黄皓无能为力?

,,,,,,,

  • 张飞未知的儿子张绍:代表蜀汉向邓艾请降
  • 张飞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后来成了刘禅的皇后,两个儿子,大的叫张苞,小的叫张绍。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

  • 阿斗在历史上并不愚蠢:蜀汉五虎将隐藏在死后头衔中的秘密
  • 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共有12位有功之臣被追死。除了第一个法是刘备亲赐的死亡头衔外,其余11人都是刘禅的继任者。作为荣誉的象...

  • 安汉将军糜竺:蜀汉政权最受尊敬的股肱老臣
  • 糜竺,字子仲,东海朐(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史书记载他的名字是“麋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和孙乾、简雍是蜀汉最高待遇的老...

  • 三国时期如何评价姜维?蜀汉最后一位名将
  • 姜维在《三国演义》中被提升了一点。 姜维在《三国志》中,通常被低估。 就人才而言,邓艾承认姜伟是一位暂时的英雄。钟辉...

  • 刘备【爱哭】难言之隐:眼泪有多少真情?
  • 大家都听说过刘备好哭,从告别徐舒到最后白帝城托孤,也是“泪流满面”,所以有句话叫“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细心的网友可以...

  • 揭秘:为何说蜀汉后主刘禅是个特别大度的皇帝
  • 刘禅的大度胸怀非一般帝王可比,从下面几个事例可见一斑。 刘禅继承帝位时,年仅17岁,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