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煮。越王是长颈鸟喙,能与共患难,不能与共乐。儿子为什么不去?
前言
鸟尽弓藏,兔死狗煮”意为成功后,将为自己效力过的人抛弃或杀死。这种情况在王侯将相家中很常见,或者已经演变成一种政治法则。在古代,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和朱元璋的“火烧庆功楼”都是这一定律的案例,在民间广为流传。只是前者是真的,后者是捏造的。朱元璋总是给人生性多疑的暴君形象,民间信以为真。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到底是怎么来的?
[img]475415[/img]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民间流传的“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说,战争结束后,朱元璋登基,但他总是怀疑权臣夺走了他的王位,或者在他死后夺走了明朝的国家。朱元璋想到了一个妙计,那就是为这些创造明朝有功的人建造一座庆功楼。然后他以庆功为由杀死了所有这些臣子。
[img]475416[/img]
在计划实施之前,只有大臣刘伯温感到危险,提前告诉朱元璋回家。当他离开时,他还告诉他的朋友徐达,他必须在庆祝宴会上跟随皇帝。徐达遵守并告诉他,他在庆祝宴会上救了一命,其余的大臣都被炸死了。这个故事有真实的人物,对故事人物的描述非常完整。许多没有详细了解朱元璋事迹的人相信这个谣言。
庆功楼真实存在
经过研究,相关历史学家证实明朝确实存在“庆功楼”,但这座建筑的原名是忠勤楼,并没有消除大臣而被炸毁。此外,这座建筑是朱元璋和大臣讨论国家事务的政要场所。可以说是朱元璋办公室的“办公室”。里面有很多秘密文件。没有皇帝会愚蠢到炸毁他的国家行政大楼。
[img]475417[/img]
屠杀开国功臣
在许多历史剧和小说中,都有屠杀开国英雄的场景。受此影响,许多人潜意识地认为,屠杀开国英雄已成为皇帝稳定政府的普遍规律。历史上确实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但只有少数。例如,汉武帝刘邦杀害了韩信,不包括非宗族异姓王,越王勾践迫使文仲引剑自杀。然而,很少有人像传闻中的朱元璋一样肆意杀害开国英雄。
[img]475418[/img]
许多皇帝对自己打天下的同伴都很好,建国后更是封地分官,重用贤臣。如果皇帝像人们说的那样杀死了他所有的大臣,那么如何及时填补朝堂上的空缺呢?为什么那些英雄感到威胁而不反抗呢?据说新王朝建立最缺乏的是有能力的人,皇帝肯定会用原班人马陪伴自己出生入死。所以杀开国功臣不能说是定律,连特例都达不到要求。
[img]475419[/img]
事实上,在王朝的建设中,“兔死狗烹饪”是真实的,但它绝对不是在开国的极端,而是在当前形势稳定后,一些权力大臣过于突出危及王位,然后皇帝就会杀死驴。以汉朝为例,在早期阶段,皇帝和英雄相互制衡,控制政府。
吕雉死后,尽管这些英雄甚至可以杀死皇帝,但这肯定会引起刘皇帝的恐惧。汉文帝和汉景帝上台后,朝廷大臣们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兔死狗烹饪的政治真理。在这个时候,所谓的“狗”没有太多的使用价值。他身后仍然有许多有能力的人。如果他留下来,他只会增加灾难,杀死他,消除皇帝心中的重大问题。
朱元璋杀了大臣
朱元璋也遇到了权臣危及政权的情况。而建国初期,朱元璋没有打的屠杀大臣,也给了这些大臣一些重要的职位。但在洪武晚期,大明帝国一切稳定后,朱元璋开始试图摆脱这些功臣。事实上,从政治角度来看,朱元璋的大臣能力确实不好。他们都来自基层。他们缺乏综合能力。他们只能在战争中略有造诣,但治国理政却一塌糊涂。
[img]475420[/img]
在治国方面,如果不把这个草包写清楚,换成更有造诣的大臣,这些开国的“草包”就会阻碍国家的健康运行。朱元璋选择果断行动,抱着不把问题留给下一代的想法。清朝也有这样的事情。康熙和乾隆晚期执政过于懒惰,导致腐败严重,朝廷肮脏,给下一代留下了这一灾难。雍正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超纲大开杀戒,而嘉庆即位后就杀了小沈阳,来了一个杀鸡的例子。
[img]475422[/img]
因此,可以说,朱元璋除了对国家发展毫无用处的行为外,是值得认可的。朱元璋执政期间,总理胡卫庸案和蓝玉案涉及最多,后人影响更大。光是胡卫庸案就杀了3万多人,蓝玉案也杀了近1.5万人。然而,对于皇帝来说,这样的人真的不能留下来,胡卫庸投机、钻营、结党谋私。
结语
在封建集权的历史上,杀戮只是稳定皇权的一种特定手段。“我宁愿错杀一千,也不愿放过一个。”没有一个皇帝的立场是不沾血的。任何威胁皇权的人都只能杀死大赦,即使是有伟大成就的大臣也不例外。
因此,朱元璋试图在执政后期杀害英雄。虽然影响了许多无辜的人,但这也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同时,人们必须认真对待历史,不要相信虚构的阴影,不要让历史失去严谨和独特的戏剧。
朱元璋烧庆功楼怎么了? 这件事在历史上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