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的和妃惠发那拉氏,是正白旗包衣人。嘉庆年间,道光帝作为官女入侍,也是王子的道光帝。道光帝的另一个侧福晋是后来的天妃富察氏,而富察氏一开始就是侧福晋的位置。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和妃的出身并不高,至少不如天妃。
[img]474041[/img]
出身不高的惠发那拉的肚子很有竞争力。嘉庆十三年,她生下了道光皇帝的长子和嘉庆皇帝的长孙一伟。母亲和儿子都很贵。有了这个长孙和长子,惠发那拉被嘉庆皇帝封为侧福晋。请注意,这是嘉庆皇帝主动封的,而不是道光皇帝要求封的。有真正的区别,这表明道光皇帝本人可能对长子的出生并不特别满意。相反,他可能认为孩子损害了他的形象。
但毕竟,他一直在为老人服务。登基后,道光帝仍将辉发那拉氏册封为和妃,道光三年晋为和妃。然而,后宫的颜色自然更加美丽。出身不高,年龄逐渐老去的和妃,自然被道光帝冷落,连长子奕纬都不受父亲的宠爱。特别是道光六九年,道光帝陆续有两个儿子易纲和易继。他们生母的家庭背景相当高,和妃和易纬的地位更是没有存在感。
[img]474042[/img]
然而,易纲和易一个接一个地死去,这让道光帝慌了。当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生儿子时,他突然注意到了长子,但这种突如其来的关心让已经定性的易纬无法忍受。他试图抵制这些严厉的教导和责骂。在道光帝突然的“关注和培养”下,易纬11年去世(据野史介绍,易纬被道光帝踢中,下半身治疗无效,死亡)。
易伟是和妃唯一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希望。易伟的突然死亡给了和妃沉重的打击。根据易伟的出生时间,他去世时和妃至少应该35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受宠爱。五年后,身体不好的和妃也去世了。清宫医案显示,和妃患有痢疾和肝病,长期缺乏荣誉和血液。道光15年来患有哮喘、咳嗽和肿胀,可以说是一种痛苦。
辉发那拉氏出身不高,为什么能成为和妃?她后来为什么不能再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