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书不如没有书好。当史官写太监时,他可以认为他不能用脚写任何好东西,更不用说太监做了这么多事情了。史书是文人集团写的,宦官专门面对文人,所以史书狂黑宦官在后人心目中造成了宦官形象极差的感觉。
[img]473746[/img]
明朝的许多太监都是一流的。虽然他们有很大的权力,但没有人谋权篡位也是一个奇迹。明朝资本兴起后,官商非常富裕,但国家没有钱。明朝不再是冷兵器时代。各种火器都很贵。没有钱兵,他们就无法调动。崇祯盲目杀害魏忠贤,导致地方势力扩大,忽视平民利益,造成大规模起义。只要他们把钱给这个职位,李自成就可以被明朝使用,战争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img]473747[/img]
天启当政时用魏忠贤做得很好,阉党就是帝党,皇帝实际上是庶民利益的代言人和保护者。崇祯年轻无知,杀阉党自废武功,没有老魏抄家的外快朝廷收入被切断,只能加收三响,裁减兵卒(李自成),最终死于财政破产。阉割党实际上代表了除东林以外其他政治力量的利益,这也是北方汉族地主阶级完全走私满清和山西商人走私满清的深层原因之一。
[img]473748[/img]
事实上,我们已经失去了阉割党。崇祯能听到和看到的都是文官集团想让他看到和听到的。不管他有多强大,他的权力只是文官集团轻易布置的傀儡。最后,崇祯皇帝和朝臣属于对立面。皇帝将独自玩耍,并被朝臣封锁,限制在皇宫内。崇祯杀了更多的人,换更多的将军是没有用的。换的人是文官集团的人。
[img]473749[/img]
明末粮食走私给海外和后金,小冰河时期始于1650年,明末只是小冰河时期的前兆,影响是,但不像明末强迫大规模饥荒,清初小冰河时期相当强大,但统治者没有大饥荒,这是刀在房东脖子上的结果,明末饥荒我认为根本问题是一句话:财富,田野严重不均匀。
[img]473750[/img]
明末,农民军一个接一个地起义。一方面,崇祯被迫增税,另一方面,地主转移了税收。除了地主和官员之外,双方都是穷人,否则崇祯就不会说了贼亦我赤子,李自成不会同情被迫造反的农民军君非甚暗,崇祯同情愚蠢的崇祯。
明朝的粮食问题是因为气候吗? 宦官真的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