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吕夷简和范仲淹有什么恩怨?为什么他们后来一致对外?

说到吕夷简和范仲淹,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以下是相关历史事迹的介绍。

北宋仁宗时期,吕夷简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宰相。范仲淹也是北宋一代著名大臣,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1028年,宋仁宗征召范仲淹入北京,1043年吕夷简病逝。他们在宋朝官场相遇了15年,在此期间,他们上演了从对抗到合作的对手戏。

吕夷简和范仲淹的政治道路

吕夷简出生在五代官宦之家。他的曾祖父和叔叔曾在李唐时期担任重要职务。公元1000年,吕夷简进士和第开始了他的官场之路。

真宗年间,吕夷简先后担任江州军事推官、盐城盐铁判官等地方官员。后来搬到大理寺程,开始进入北京师政界。宋真宗时期,吕夷简的政治经历为他未来的相貌奠定了基础。

1022年,宋仁宗即位。天圣七年(1029年),吕夷简在王曾的推荐下担任宰相。《宋史》评论吕夷简为

仁宗初立,太后临朝十多年,天下晏然,夷简之力为多。

在为相期间,吕夷简曾两次被贬,三次拜相,三次任相时间总计十年零七个月。

吕夷善于处理政治事务,特别是在宋仁宗的早期阶段,他能够巧妙地迎合刘太后和宋仁宗的思想,使他的政治思想与最高统治者保持一致。另一方面,长期居住在官场,他也熟悉官场世故,善于钻营。因此,吕夷简具有典型封建官僚的特点。

范仲淹的官场之路也经历了三起三落,但范仲淹是吕夷简,是两路人。范仲淹的心里充满了世界,即使经历了坎坷,他也永远不会坠入青云。

范仲淹出身贫寒,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不得不带他再婚。后来,范仲淹努力学习,终于在1015年入仕。1028年,仁宗征召范仲淹入京。

[img]473384[/img]

恩怨情仇:范仲淹两次被贬与吕夷简有关

吕夷简比范仲淹大11岁。如果从范仲淹的政治轨迹来看,范仲淹三次被贬到北京辅助宋仁宗,其中前两次与吕夷简直接相关。

吕夷简和范仲淹第一次斗争的焦点是宋仁宗的郭皇后。宋仁宗动了废后的念头,而吕夷简和范仲淹分别站在支持和反对的队伍中。

吕夷简支持废后,这是他第一次罢相,那就是郭皇后。他恨郭皇后。

范仲淹和其他人认为女王是一个国家的母亲,放弃后是不合适的。他们要求建议并见到皇帝。不仅如此,范仲淹认为吕夷简支持放弃后违反正义。

本来范仲淹等人想和吕夷简辩论,发现吕夷简太诡辩了,决定第二天见皇帝。结果还没到宫门口,圣旨来了,所有反对浪费的人都被贬了,范仲淹被释放为睦州知州。原来吕夷比他们先一步,得到了皇帝的支持。

范仲淹和吕夷简的第一次举动以范仲淹的外部发布结束。1035年,范仲淹因治水成功被调回首都担任子监。范仲淹回到首都,再次与吕夷简有关,两人之间的纠纷继续开始。

[img]473385[/img]

这场斗争的焦点是朋友党。唐末,朋友党的混乱直接威胁到皇权。宋朝的皇帝听到“朋友党”这个词时会感到紧张。一旦官员之间形成了朋友党,他们就会直接威胁到皇帝。

吕夷简指责范仲淹搞朋友党,而范仲淹在宋仁宗面前不仅没有区分,还说自己是“君子之间的朋友党”。虽然范仲淹强烈主张君子朋友党和反派朋友党的区别,但只要是皇帝的朋友党,就是禁忌。于是范仲淹再次被贬。

为何范仲淹与吕夷简发生争执?

范仲淹和吕夷简是官场上的两个不同的人。两人也频繁就业政策和政治风格引发争议。

吕夷简推荐的官员大多是他的老亲戚和朋友。在正直清明的范仲淹等人眼里,这是一个任人唯亲的问题。范仲淹的《百官图》是对吕夷简就业政策的攻击。

不仅如此,许多与范仲淹同路的官员也不喜欢吕夷简的就业政策。

[img]473386[/img]

苏舜钦于景佑三年(1036年)和宝元元元年(1038年)两次上书,直指吕夷简“自责”的问题。

庆祝三年(1043)四月,蔡襄指责吕夷简“屡贬言者,..,或滴千里,或几年,或缘私恨,假托人主威权追求忠贤,以泄怒,却不想虚受恶名。”

不仅如此,吕夷简在选官上也经常“用例”。所谓用例,就是按照长期的例子来做。虽然这个举动很安全,但是一些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人才会被压制。这种就业政策也体现了吕夷简的保守政风,完全循序渐进,难以寻求突破。

吕夷简的保守也体现在他当宰相的时候,经常压制言论。比如当初废郭皇后的时候,吕夷简压制了范仲淹等人的建议。

言官不能顺利提出建议,朝廷的监督也会减少,从长远来看,也很容易滋生各种问题。

西北战争让两人齐心协力,对外一致

康定元年(1040年),西夏频繁骚扰宋朝边境。西北战争紧张,吕夷简第三次拜相。与此同时,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陕西转运使,负责陕西财政和军事粮草供应。今年,范仲淹52岁。

经过多年的争执,范仲淹和吕夷简这次选择了共同的敌人。

[img]473387[/img]

宋仁宗在任命范仲淹时也有顾虑。他知道吕夷简和范仲淹之间的矛盾。然而,他征求了吕夷简的建议。出乎意料的是,吕夷简不仅认识到范仲淹的才华,而且说他不仅可以恢复范仲淹的旧职位,还可以重用。

范仲淹给吕夷写了一封信,里面提到了唐朝著名将军郭子仪和李光碧。他们以前也有过矛盾,但当安史之乱发生时,他们解除了过去的嫌疑,共同为国作战。

范仲淹的举动是为了向吕夷和解,把国家大局放在首位。两人从此并肩作战,从此再也没有发生过矛盾。


吕夷简和范仲淹有什么恩怨?为什么他们后来一致对外?吕夷简和范仲淹有什么恩怨?为什么他们后来一致对外?

,,,,,,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大宋宋慈: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 的鼻祖
  • 宋慈是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的鼻祖,在法医学界的地位是无人撼动的。宋慈一生破案无数,主要是从检验尸体上面查到蛛丝马迹使...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