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楚国的进贡,
楚国成立之初,地位低下,穷得要命。周王室没想到楚国会贡献任何像样的贡品,也就是象征性地把包茅定为楚国的贡品。关于楚国向周王室进贡包茅草的典故来源,不是其他诸侯国没有的,而是楚国对周王室的义务。据《左传熙公四年》记载,齐桓公率领中原各国讨伐楚国,管仲代表齐桓公指责楚国代表屈完。内容如下:二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不能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不复,寡人是问。对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在这段记载中,楚国进贡包茅的主要目的是缩酒,也就是过滤酒。
[img]472468[/img]
事实上,齐桓公这次攻打楚国也是色厉内眦,否则管仲不会以楚国不进贡包茅为主要借口,而是以问罪周昭王淹死在汉水为次要借口。楚国代表屈完也看穿了齐桓公的颜色,避重就轻轻承认了楚国不进贡包茅的错误,嘲讽周昭王淹死在汉水,把责任推给了汉水,这是不关注齐桓公联军的典型表现。那么,以楚国的实力,为什么只进贡包茅这种毫无价值的东西呢?楚国成立之初有多穷?楚国立国时,可谓一贫二白,成语“苦路蓝缕”是楚国在这一时期艰难创业的写照。楚国到底有多穷?根据出土的《清华简楚居》记载,楚国熊绎被周成王称为子爵,正式立国。
[img]472469[/img]
后来,熊诠迁到丹阳,建立了祭祖祭堂,但穷得连祭祖祭品都没有。无奈之下,楚国人跑到附近的国家偷了一头小牛。据记载:室内既成,无内之,是偷人之祭。但如果白天杀牛祭祀,怕被人发现,就偷偷地连夜宰杀祭祀。从那以后,楚国的祭祀习俗变成了夜晚。这还不算,楚国虽然被封为子爵,但在周王室眼中地位极低,根本无法上台。据《国语晋语》记载,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这一记录的意思是,楚国根本没有资格参加周王室的祭祀仪式,只能和东夷一样对待,负责看守祭祀山川的柱表和燎天的烽火。
[img]472470[/img]
可以想象,它的地位很低。综上所述,楚国地位低下,穷得要命。周王室没想到楚国会贡献任何像样的贡品,即象征性地将包茅定为楚国的贡品。然而,楚国的祖先们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终于开创了一个伟大的国家。楚国君熊在周桓王时期通过汉阳诸姬姓国家向周天子要求进爵。楚国在公元前704年被拒绝后,放弃了与周王室的臣属关系,自立为王。楚庄王时期,楚国有能力挑战周王室。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亲率大军以勤王的名义来到洛邑,“周疆观兵”,并询问周王九鼎的重量。要不是楚庄王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这个时候楚国的实力就能彻底摧毁周朝。
似乎“自助天助”这句话在楚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不是楚国历代的君主努力治理和愤怒,楚国,一个连贡品都只是包茅的小国,怎么能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国家呢?
为什么周天子指定楚国进贡包茅草? 其他诸侯国没有这样的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