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金圣叹是著名的小说评论家,他的名字有什么意义?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中国著名的学者,他也是著名的小说评论家,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和杜甫的唐诗都有评论。

金圣叹原名金人瑞(1608-1661年),圣叹是他的字。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作家和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了口气,自豪又奇怪。因为明朝灭亡,他发誓不在清朝。他经常叹气说:“金人在上面,圣人怎么能不叹气呢?”于是他改姓金。

[img]471452[/img]

金圣叹“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是一本“六才子书”,打算逐一批评这些书,但只完成了后两种,《杜诗解》没有完成就死了。据记载,金人瑞金在临刑前叹了口气。他还向监狱斩官索酒,喝得很开心,边喝边说:“割头,痛;喝酒,快乐;割头先喝酒,开心!”

事实上,金圣叹息的死与清初的民族矛盾密切相关。由此产生的“哭庙案”和“奏销案”,以及“通海案”(郑成功反击南京及其合作),被称为“清江南三大案”,也是清初著名的大案,江南知识分子为空。

金圣叹了口气,7月13日立秋,他们和被捕的士人一起在南京三山街被判处死刑。《辛丑闻》记载:“到了最初的时刻,狱卒在狱中取出罪人,反接,背插招标,嘴塞栗木,像飞一样被带走。如果亲戚观众靠近,披甲者的枪柄和刀背就会被打。俄罗斯炮声震动,121人死亡。披甲者乱驰,群官分散。在法场上,只有血腥的触鼻,身体不同。”

“哭庙案”的起源是这样的。

平定江南后,清廷下令废除江南老明严重的杂税捐赠,“一时人心,一时向风走”,然后“裁不急之征,减可缓之税,节可缓之用”,大大减轻了负担。然而,到顺治末年,地方税收拖欠开始增加。“旧赋未清,新工资近,积布常数十万。司农告匮,十年并征,民力已耗尽,但布欠如故。”官员们经常因不合格而被解雇。

江宁巡抚朱国治觉得江苏欠款太多,无法向中央政府解释,于是提出严惩欠款的地方绅士。他首先在常州府无锡县和苏州府嘉定县进行了试点,并发布了这样一条规定:凡绅金拖欠89分,改名,枷锁两个月,杖责任40板,仍追逐未完成的钱和食物,以下依次减少,拖欠34分以下,杖责任20板,改名,引起江南地方绅士的强烈不满。

顺治十七年(1660年),苏州吴县知县任维初上任,一方面以严刑催交税,一方面又大举盗卖官米七百石,中饱私囊,贪污受贿,吴中百姓不堪其痛。顺治十八年二月初二,顺治皇帝去世的遗诏到达苏州府,地方官员准备“哭”。初三,生员倪用宾等人向巡抚朱国治上书,揭露任维初的劣迹。任维初被摘下官印,看押在土地庙里,但他说是朱国治向他要银两,才不得不卖官粮。著名文人金圣叹写了《哭庙文》,指责朱国治指责任维初:任维初胆大包天,欺世灭祖。“公然打破几千年的规则,忽视圣朝的仁政”,潜入常平仓,偷卖公粮。“犯罪发指,民情沸腾”,“生员羞愧,宗师无光,然后去文庙哭。”

朱国治非常生气,当场逮捕了倪用宾等人,并上演了朝廷称“所有生物都在干扰和哭泣,旨在谋杀叛乱”。经四辅政大臣同意,他以“纠党千人,倡导批评,计划不分首从斩决”的方式处死了带头的18名学生。金圣叹息的死给当时的文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哭庙案的发生,使清廷将原本局限于嘉定、无锡的做法推广到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府,统一要求“陈明钱粮拖欠的原因补入年终奏销的例子”。《东华录》还记载,户部要求各地:“钱粮系军国急需,经管大小各官要加意督促,按时完解,即称职。近览章奏,见直隶各省钱粮,拖欠多,完解少。或者系前官积布,拖累后官;或者系官侵那,借口民欠。一直拖欠钱粮,有司则被罚停职,知府以上。虽然拖欠的钱粮还没有结束,但还是要升职,以至于上官拒绝尽力督促,有司怠于比较,枝梧推诿,完成了解决问题的时期。今后经管钱粮各官,无论大小,凡有拖欠参罚,均停其升转,必须等待钱粮完成无欠,方许题请开复转。二等将与各部寺酌立年限,责令完解。假如限内拖欠钱粮未完,或者应当革职,或者应当降级处分,确定具奏。经管钱粮未完的官升转者,拖欠官员,并以作弊罪予以治愈。”

[img]471453[/img]

经朱国治检查,最终向2171名乡绅和11346名生员报告,均在降革名单上。地方官员抓住机会上下手。付不足钱粮的人只能求助于高利贷。“月利息加二加三,稍后一天,利润又回来了。”“这个时候没有比那些更惨的税了。”。

探花、编修叶方薄只欠一厘米,也被降职,民间有“探花不值一文钱”的说法。江南名人,如吴伟业、徐乾学等,也未幸免。

康熙亲政后,兵部尚书龚鼎成说:“三吴财富最重,所以明三百年来永远无法完成,年报全部完成。虽然警惕功令,不敢勉强输将军,但可想而知,抚朝夜拮据,当地挖肉医疮。“直到康熙十四年(1675年),由于三藩叛乱,战争频繁,朝廷才同意:“顺治十七年奏销一案,凡绅金无别案被废,分别纳银,许其开复,原职官,按等级纳银,从六千两到五百两,进士纳银一千五百二,举人纳银八百二,贡监生纳银二百二,生员纳银一百二十二。若将米豆、草束于秦、楚、闽、粤危疆输纳者,减少本省一半。”

顺治末年,发生了一系列“丁酉科场案”、“通海案”、“江南奏销案”、“哭庙案”、“庄廷清史案”是清人入关实施“异族统治”的必然结果。所谓“朝廷故意与世家有力者为难,以抢劫江南人”(《研堂见闻杂记》)。


金圣叹是著名的小说评论家,他的名字有什么意义?金圣叹是著名的小说评论家,他的名字有什么意义?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