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根,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12月初九,顺治七年(1650年),一代枭雄多尔根在古北口外喀喇城去世。
由于多尔根去世时只有39岁,可以说是英年早逝,因此对多尔根的死因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多尔根因病去世,也有人说多尔根因旧伤复发而死亡。更有人说多尔根被敌人暗杀了。
事实上,早在多尔根刚刚成为辅助顺治皇帝的辅助国王,并开始逐渐掌握绝对权力时,就有人预测和暗示了多尔根的死因,从那时起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也证明了这一说法。
[img]466718[/img]
他最大的政敌和对手豪格是第一个“暗示”多尔根死因的人。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去世,瑞亲王多尔根立即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就在双方僵持不下,准备面对面的时候,郑亲王济尔哈朗建议多尔根和豪格都不能继承皇位,而是由皇太极的第九子福继承,多尔根和豪格都没有异议。
就这样,5岁的福林登上了王位,这是历史上的顺治皇帝。与此同时,在议政王大臣议会的推荐下,济尔哈朗和多尔根担任辅政王,共同帮助幼主。
然而,失去王位,未能成为辅政王的豪格对多尔根非常怨恨。此外,多尔根在此期间疯狂打压了豪格及其党羽,引起了豪格的极度不满。
于是,在与下属的谈话中,豪格说:
“多尔根有病无福的人,身材瘦弱,素患风病,常头晕,壮年猝死,大多与纵欲有关。”
虽然豪格和多尔根的关系极其不和谐,可以说矛盾重重,但无论多么怨恨,豪格都不能随便编造大家都能看到的事实,从而诋毁多尔根。@ 豪格所说的并非没有根据。
在豪格的这段话中,“壮年猝死”是他的推断和猜测,而其他内容则说明了多尔根当时的状态。
首先,豪格说多尔根是“有病无福的人”,“身材瘦,素患风病,常头晕”,这意味着多尔根此时经常表现出病态,身体状况不佳。
二是多尔根“纵欲”过度,加剧了这种情况。
然而,由于何洛会的背叛和背叛,这件事是多尔根所知道的,所以多尔根利用这件事大惊小怪,几乎杀死了英雄,最后顺治皇帝“哭泣”,英雄拯救了生命,但也被贬为普通人。
然而,最终的结果也是“明豪格所说的非虚”。多尔根确实是“壮年猝死”。由此可见,多尔根仍然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力”,这也证明多尔根确实因病去世。
除了这次“豪格言中伤多尔根事件”外,此后发生的另一件事也证明了多尔根的死因。
[img]466719[/img]
“锡翰泄密案”暴露了多尔根的身体状况。
顺治七年(1650年)七月,此时离多尔根去世不到半年,多尔根再次因病休养。
在他病重的时候,努尔哈赤的侄子和多尔根的堂兄锡翰来看望他。当他看到锡翰时,多尔根百感交集,所以他向他抱怨说,他病了这么久,但顺治皇帝没有来看望自己,表现出极度悲伤和失望。然而,当多尔根说完后,他立刻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劲,所以他急忙警告锡翰不要告诉顺治皇帝这件事。
然而,锡翰仍然告诉顺治,所以顺治皇帝亲自来看望多尔根。
多尔根对顺治皇帝的到来感到非常惊讶,并在公共场合抱怨锡翰。但他仍然感到困惑,然后莫名其妙地向奥拜发泄了他的愤怒,并治愈了他,原因是:
“见证锡翰等罪状,不要执行。”
显然,这就是“欲加罪何患无辞”,鳌拜可谓“无辜躺枪”。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无疑表明多尔根此时的身体状况确实令人担忧,患有疾病,离他的死亡不远。
[img]466720[/img]
事实上,就连多尔根本人也知道,他的生命已经不久了。
从顺治六年(1649年)开始,多尔根明显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如以前,于是多尔根开始主动改变态度,修复与顺治皇帝的紧张关系,多次前往喀喇城生活狩猎,目的是逐步“下放”顺治。
而且多尔根这样做,也是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
就在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多尔根同父同母的弟弟于亲王多多去世。在此之前,多尔根从未生过儿子,所以他把多多当成了自己权力的接班人,重点培养和支持多多。随着多多的去世,这意味着多尔根之前所有的努力和努力都被摧毁了,他不得不担心自己的未来。
此时,多尔根膝下只有多尔根的养子多尔博,但多尔博比顺治年轻,没有任何政治经验,在法庭上缺乏强有力的支持。一旦多尔根去世,多尔博就很难支持现有的情况,结局一定非常悲惨。至于多尔根的哥哥阿济格,多尔根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勇敢的武术家,甚至多次拒绝了他成为辅助政治之王的想法。
所谓“人会死,他的话也会好”,多尔根在去世前一年的所作所为和对顺治皇帝态度的改变也证明了他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他也在为死后的事情做准备。
与此同时,多尔根在狩猎期间坠马受伤,但处理伤口的方法非常不当。他直接用土覆盖伤口,这也直接导致了伤口感染,为多尔根的死亡奠定了基础。在一些历史资料中,伤口感染和旧伤发作是多尔根死亡的直接原因,可以看出,这一事件对多尔根的身体状况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就这样,在顺治七年(1650年)12月初九,多尔贡死于古北口外喀喇城,清初一代主宰的枭雄陨落。
事实上,在此之前,英年早逝的清朝功勋权贵并不少。多尔根的弟弟多多去世时只有35岁;在皇太极时期,多尔根的两个侄子也是礼亲王代善最喜欢的两个儿子。岳托和萨哈廉在很小的时候就死于疾病,他们的最终年龄不超过39岁。由此可见,常年战争和过度劳累,再加上当时极其有限的医疗条件,甚至满洲人入关后水土不服等一系列原因,使多尔根等人在这个年龄死亡是很正常的。
[img]466721[/img]
然而,当多尔根意识到自己即将到来,然后想主动修复与顺治皇帝的关系时,为时已晚,顺治只留下了无尽的仇恨。
多尔根死后,在罗什、额克苏等人的“胁迫”下,顺治追封多尔根为“茂德修道广业,为安民立政,真诚敬义皇帝”,庙名“清成宗”,并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然而,仅仅两个月后,已经亲政的顺治皇帝下令将多尔根“砍爵、撤庙、放弃宗室、入宫”,并将其挖坟、挫骨扬灰。他所有的党羽都被清除了,多尔根彻底失去了名声。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也就是清算后的120多年,乾隆皇帝才为多尔根平反昭雪,并下令修复他的坟墓,“追求死后的忠诚,补充最后通牒”,恢复其“与硕瑞亲王”的头衔,由后人继承,并给予了太庙的荣誉,多尔根一生的成就可以得出结论。
关于多尔根的死众有不同的看法 多尔根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