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靠什么?有什么优势?

韩国能成为战国七大英雄之一,靠什么大家都知道吗?接下来给大家带来相关文章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在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中,周朝诸侯国的数量大幅减少。春秋末期,魏、赵、韩三家联手消灭智氏,并在战国初期瓜分晋国,成为魏、韩、赵三个诸侯国。与此同时,田氏代齐的发生促使战国七雄形成,即秦、齐、韩、魏、赵、楚、燕并列。

在许多人看来,韩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诸侯国。例如,在领土上,韩国无法与越南、蜀国、巴基斯坦等诸侯国相比。另一个例子是高峰时期的力量,韩国甚至无法与宋朝、中山等诸侯国相比。尤其是中山国,曾经是赵国的一个大问题。那么,问题是,为什么韩国能成为战国时期的七个英雄之一,它的优势是什么呢?

一是消灭郑国,为七雄奠定基础

[img]467458[/img]

@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作品。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年度体史书《资治通鉴》记载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三家分晋后,韩国的疆域明显小于赵魏。在某种程度上,魏、赵三家分晋后,自然就有了成为大国的基础。就韩国而言,要吞并郑国,为战国七雄奠定基础。

郑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之一,历史悠久,疆域为河南新郑地区,与晋国接壤。公元前769年,郑武公迁于河南,建都于郑(今河南新郑),主要地图位于今河南郑州。郑庄公,以其雄才大略,使郑国在春秋时期首次强势起来,称霸诸侯。对郑国来说,它占据了当时中原的核心地位,实力相对较强。三家分晋后,郑国与韩国接壤。在公元前385年,韩国征服了郑国的阳城。韩哀侯在公元前377年继位后,灭亡郑国的时机已经成熟,韩哀侯在公元前375年举兵攻克郑国都城新郑,并迁都新郑。以郑国灭亡为结果,韩灭郑之战终于结束了。吞并郑国后,韩国的领土得到了扩大,也得到了易守难攻的都城,这无疑成为韩国在战国时期立足的重要基础。

申不害变法,增强韩国实力

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与其他诸侯国的重要区别是否发生了变化。比如战国时期,鲁国、卫国、郑国、越国、巴国、蜀国、中山国等七雄以外的诸侯国基本没有变法。就战国七雄而言,先后进行了变法,如秦国商鞅变法、魏国李悝变法、赵国胡服骑射、楚国吴起变法、齐国邹忌变法等。申不害韩国15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实施变法,加强韩国君主权力,保持国内形势稳定,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历史上有人说“终申子,国治兵强,不侵韩者。"(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韩国虽然被强国包围,但却能相安无事,成为与齐、楚、燕、赵、魏、秦并列的战国七雄之一。而这自然有申不害变法的功劳,就像秦能消灭山东六国一样,也离不开商鞅变法的实施一样。

第三,韩国的铁矿石资源,以及由此制造的武器

[img]467459[/img]

《史记·苏秦传记》记载,“根据巩洛和成皋山河的固体,韩国北部有宜阳和商阪关塞的危险,东部有万、玉、水,南部有兴山。地方900多英里,甲几十万,世界上所有的弩都来自韩国。”这显然是韩国能够排在七位英雄之列,让周边大国不敢轻视的重要原因。

战国时期,宜阳铁山位于冶铁锻造工业发达的宜阳铁山,武器装备精良。韩国的冶铁技术几乎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韩国以其著名的武器弩害怕所有国家。所谓“世界上所有强大的弩都来自韩国”,韩国的弩可以射出800米外,“远的包括洞胸,近的异常心”。此外,韩国的剑也非常锋利,都是“陆断牛马,水截鹅鹅”,“敌人斩钉铁幕”。

值得注意的是,战国中期,秦国发动了宜阳之战,即攻击韩国重要城镇宜阳。其目的之一应该是夺取韩国的铁矿石资源,创造更锋利的武器。战国时期,韩国拥有先进的武器,能够保持周边大国的进攻。换句话说,没有这些武器的帮助,韩国很可能无法坚持到战国末期,更不用说成为七雄之一了。

四、韩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 韩国并不强大,但这不是韩国本身的问题,而是韩国局限于其自然地理条件。它位于中原腹地,也使韩国成为战国四战名副其实的国家。此外,它周围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韩国从未在领土上取得重大突破。因此,这是韩国疲软的根本原因。然而,在诸侯国之间,促进韩国的地理位置自然非常重要,即谁能占领韩国,就能直接辐射到周边诸侯国。

[img]467460[/img]

@ 在公元前230年开始的秦灭六国之战中,秦国首先吞并了韩国。如果不占领韩国,进攻赵魏楚都不是很方便。再比如韩国的上党郡地区,是战国时期兵家必争之地。上党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清代山西省辽州、沁州、鹿安府、泽州府的雅称
。也就是说,今天的晋中市榆社左权、长治市和晋城市。“上党”的意思是高处以上的地方,即“居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天为党”。由于其危险的地形,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上党可以看中原”。为了争夺上党县,秦赵之间爆发了一场长平之战。

在我看来,正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促使韩国在各大国之间纵横,甚至具备了朝秦暮楚的客观条件。这自然是韩国能够在战国时期支持到公元前230年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应地,越国、宋国、巴国、蜀国、中山国等大国未能坚持到战国末期。韩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即使这些诸侯国在某些方面比韩国强,也未能排在七雄之列。


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靠什么?有什么优势?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靠什么?有什么优势?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

  • 战国史上鲁庄公是谁?鲁庄公是如何好色误国的?
  • 遇到一个不守妇道的老婆,鲁庄公自然就惹了一些麻烦。说,漂亮的女人是老虎,这不是,一个好国家的君主,“娶妻不淑”,造成了...

  • 齐国在乐毅伐齐后的结局是什么?经历了什么?
  • 乐毅伐齐后齐国的命运 一、引言 乐毅伐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战国时期燕国与齐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本文将从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