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给人的印象是,他建造了各种各样的土木工程,但其中许多是必要的,与他的成就相比,他的过错并不是很严重。
[img]466382[/img]
秦始皇千古一帝修建秦直道不是一时兴起,只是为自己巡游而随意修建的工程。
对于秦始皇来说,统一六国后国家唯一的强敌就是匈奴,一个占领北方朔漠的少数民族。他们举族为兵,生活在水生植物中。他们骑行精湛,勇敢聪明,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们经常进入秦北边境抓人。“利则进,不利则退”,赢了就打,赢了就退,防守极其困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对付这些强悍的胡人上。
[img]466383[/img]
因此,在统一事业完成的第七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将军蒙田率领30万军队北征,将匈奴势力驱逐到阴山以北。秦军渡过黄河,控制了阴山山脉的高阙要塞(今内蒙古自治区锦后旗北)。秦朝在新获得的地区建立了34个县,从大陆迁移到这些新设立的县从事农业种植。为了很好地管理这些新县,又设立了九原县,县治就在包头市西。
但这并不意味着胡人从现在开始就很稳定。他们就像噩梦,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秦始皇不敢放松对胡骑兵的处理,于是命令蒙田修复长城,以防止他们的突然袭击。
虽然北方有长城保护,但对抗匈奴最有效的战略方针是在大一统国家形成后,从被动防御转向积极打击。出于积极防御的需要,秦始皇在驱逐匈奴后的几年里,一直不敢放松,一边加快修缮长城,一边下令修筑直道。最初修直道的目的是,如果匈奴出兵入侵,秦军可以沿着直道从咸阳到九原县,切断匈奴后路,登上阴山进行抗击,变被动为主动。
因此,从军事意义上讲,秦直道的建设,就是为帝国的军事战车插上灵动的翅膀,能更从容地对付强敌匈奴。
秦始皇统一后,土木工程为何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