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在楚汉战争中,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无与伦比的战争智谋和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军事成就,一路战无不胜。正是他独特的军事能力,才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千年一出的兵仙。原则上韩信军事能力超强,治军能力不弱。刘邦为什么能轻松夺取三次韩信的兵权?
一、韩信的兵权来自哪里?
韩信原本是项羽手下的戟郎。在刘邦率军进入封地汉中的路上,他投靠了刘邦的军队。后来,在夏侯英和小何的大力推荐下,刘邦重用了韩信,拜韩信为将军。在彭城战役中刘邦失利后,他给了韩信独立的军事力量。韩信开始独自带领军队在黄河以北作战,从属关系来看,韩信是刘邦的直属下属,韩信的一切都是刘邦给的。包括官职、地位、兵权,甚至后期补给、粮食、物资都来自刘邦。
[img]466973[/img]
韩信不是彭越和英布。彭越和英布一直独自带领一群人打游击战,与刘邦没有从属关系。彭越和英布的下属一直跟随世界,与刘邦无关。彭越和英布更像是刘邦的盟友而不是下属,但韩信不是。按照现在的理念,韩信是职业经理人,刘邦是老板,韩信是为刘邦工作的。刘邦可以授予韩信权力,也可以夺走权力,比如兵权,这是刘邦夺取韩信兵权的法律基础。
二、刘邦夺取韩信兵权的手段
除了皇帝本人的军事调动外,秦汉时期的军事权力是由虎符调动的。只有皇帝不使用它,但不是每个人都认识皇帝。如果皇帝能证明自己是皇帝,他可以直接调动军队。对于除皇帝以外的所有人来说,调动军队的前提是虎符。皇帝将虎符授予将军,将军将用虎符调动军队,同时,皇帝将派遣监督部队检查虎符的使用情况。调动部队有一套完整的游戏规则,而不是随心所欲。
[img]466974[/img]
刘邦第一次夺取韩信兵权,是在韩信攻破魏代后,直接派使者调走韩信精兵,调到荥阳抵抗楚军主力。很简单,没有复杂的过程,只需要派使者。这时,韩信刚刚打破了魏代,应该收降了很多魏代的降兵,但刘邦调走了精兵。刘邦的调兵属于正常的军事部署,韩信是刘邦的下属。只能服从命令。
《史记 淮阴侯传《淮阴侯传》:相信魏破代,汉常使人收其精兵,荥阳以距楚。
刘邦第二次夺取韩信兵权,是在韩信攻破赵国后,刘邦在成皋战败,全军覆没。刘邦带着夏侯英作为汉使者进入韩信军营。韩信还没起床,就直接去了韩信的卧室,拿走了韩信的虎符印信,没有惊醒韩信。刘邦以虎符和印信开会。韩信醒来后才知道刘邦来了,连兵符和印信都被收了。大惊失色。
[img]466975[/img]
刘邦第二次夺取韩信的兵权与第一次大不相同。他有一种偷偷摸摸的感觉。事实上,这是刘邦的谨慎,也是刘邦对韩信的怀疑。当时,刘邦在成皋被摧毁,没有士兵和士兵。黄河以南刘邦的整个阵线只有信阳到南阳的守军。此时,韩信在赵国的军队数量直接超过了刘邦在黄河以南的军队数量。如果韩信不听刘邦的命令自力更生,刘邦将陷入困境,这在当时随处可见。
比如陈胜派武臣攻赵地,武臣自力更生为赵王。陈胜别无选择,只能派韩光攻打燕国,韩光自力更生为燕王。武臣还是忍不住。对于控制将领来说,刘邦显然比陈胜、武臣等能力强很多。刘邦隐瞒夺取韩信兵权,只是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如果只带夏侯婴进入韩信军营,会不会给韩信一种错觉?
[img]466976[/img]
至于刘邦为什么能直接进入韩信的卧室?这个道理很简单。你只需要及时展示你的身份。韩信军中有很多刘邦的亲信,韩信的兵权是刘邦给的,尤其是军中的校尉级士官和中高级将领。他们都跟着刘邦一路反秦。在刘邦三年的反秦战争中,根本没有韩信。只要你证明了自己的身份,找一个熟悉的将军一起进入韩信教练的卧室不容易吗?
刘邦第三次夺取韩信兵权,是在战场上直接夺取韩信兵权。为了打败项羽,韩信被刘邦命名为齐王,并配备了30万韩信军队。除了韩信,孔将军和费将军各有10万军队,周勃有20万预备队,刘邦也有10万中军。这时,刘邦夺取了韩信兵权,这也是一个命令。韩信不得不付钱,尽管它很贵。同样是高级打工仔,能不交?韩信除了谋反和上交兵权外,别无选择。此外,刘邦突然袭击,没有支付。有40万军队等着韩信。此外,韩信的下属基本上是刘邦的亲信。
[img]466977[/img]
《史记 高祖本纪》:项羽破了,高祖袭击了齐王军。
刘邦这么容易夺取韩信的兵权也有一个重要原因。韩信没有谋反的意图。从韩信拒绝快通的话可以看出,快通一直劝韩信背叛刘邦自力更生。韩信不听。韩信说:
汉王给了我很好的待遇。他的车给了我,他的衣服给了我,他的食物给了我。我听说坐别人车的人应该分担别人的灾难。穿别人衣服的人应该考虑别人的烦恼。吃别人食物的人应该为别人的事业而死。我怎么能为了个人利益而背信弃义呢!
[img]466978[/img]
韩信是一个诚实坦率的人。刘邦留在国士身上,韩信留在国士身上。太简单了。此外,韩信一生的理想是裂土封侯,封王拜相。他没有自力更生的野心。如果韩信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刘邦可以一两次夺取韩信的兵权,但他永远不会赢得第三次。如果韩信雄心勃勃,他将在军队中培养亲信,用自己的亲信代替刘邦,他将进行一系列自力更生的行为,如招募名人和私人死者。就像高平陵政变中的司马懿一样,但韩信不是司马懿。刘邦只有没有谋反之心,才能轻易夺取韩信的兵权。
为什么刘邦能三次夺取韩信的兵权? 其实道理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