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正式建立了检举制度,汉朝有相对完善的选举制度。但奇怪的是,汉武帝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元光元年距离西汉成立(前202年)近70年。那么,为什么西汉直到汉武帝才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选举制度呢?
汉五年(前202年),刘邦在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成立西汉。西汉初年的政治格局是外戚、英雄、诸侯,皇权受到三方的极大限制。汉朝中央和直辖县的官员基本上都是英雄和外戚,而诸侯王的官员则是由诸侯王自己选拔和任命的。
[img]465890[/img]
西汉初年,有大量的英雄,外戚的素质相对较高(刘邦的外戚也是英雄),基本满足了汉朝中央和直辖县官员的需要。王子的官员是否足够不是皇帝考虑的问题。英雄和外戚也想通过垄断官员的选拔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也不希望皇帝从其他阶层选择官员。
没有官员数量不足的压力和英雄外戚的阻挠。西汉初年,几代皇帝在选官问题上“无为而治”,只利用郎官和临时选拔来弥补官员使用问题。这些非英雄和外戚的官员在西汉初年的朝廷中被排除在外。著名的贾毅是英雄的排除,他非常沮丧。
[img]465891[/img]
汉武帝时期,西汉开国英雄被时间带走,外戚素质大幅下降。随着诸侯领土的迅速缩小、匈奴战争和国内改革的实施,汉武帝时期对官员的需求远大于以往,英雄和外戚已经不能满足汉武帝的需求,也没有实力阻碍汉武帝。
因此,汉武帝在以往临时选拔官员的基础上建立了察举制度,成为西汉和东汉最重要的选举制度。
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什么?什么时候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