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浪漫小说中,罗毅是白马银枪罗成的父亲,也是燕云十八骑的首领。这支军队守卫边境,吓坏了敌人,但这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改编的。我们不能相信它。
说起罗艺,不得不提“燕云十八骑”,连山王杨林都要避开三分。这支队伍由罗艺组成,像闪电一样快,震慑着边境。辽察哈合部率领2万多人入侵大隋边境,罗艺率领“燕云十八骑”伏击他们。他在第一场战斗中砍下了3000多个敌人,在追击中砍下了2000多个敌人。最后,他一路追击,几乎歼灭了2万人的部队。从那以后,他一直在打突厥。因此,罗艺被隋朝封为靖边侯。
毕竟,演义就是演义。
[img]464390[/img]
罗艺
历史上确实有罗艺,但他不仅没有“燕云十八骑”,也没有罗成的儿子叫“冷面冷枪”,更不用说罗成的表哥秦叔宝了。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真正的罗艺。
罗艺,字延,出生年不详,隋襄州襄阳人,隋朝监门将军罗荣之子。
杨光即位后,罗艺任虎贲郎将,驻守涿县(北京)。大业12年(公元616年),罗艺起兵,先后攻占柳城、怀远,自称幽州总管,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隋末唐初英雄辈出,罗艺就是其中之一。他熟悉兵法,战斗勇敢,尤其是手里有一把大瘦,当时几乎没有人能超越他。
这种冷兵器,丈八以上为瘦,尺寸不够的是矛,所以,瘦与矛的区别在于长度,其他地方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罗艺这样强大的军阀,成了各方拉拢的对象。窦建德、高开道先后派使者携带大量珍宝招降罗艺。
当时刚跑到滑县的宇文化,以为自己钱多,就派人去招罗艺。没想到,派出的使者被罗艺点击了。罗艺也为杨光哀悼,哭了三天。
尽管罗艺此时自立为东北王,但他仍请冷静区分世界形势。当他得知李渊占据了长安和关中地区,赢得了人民的心时,他决心回到李渊。
[img]464391[/img]
大槊
他曾对司马温彦博说:“窦建德、高开道等人只是大盗贼,唐公李渊已经平定关中,大家都归属。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也是我想归属的地方。别的,别说了。”
温彦博才华横溢,赢得了罗艺的赏识和信任。@ 他的哥哥温大雅在李渊当黄门侍郎,参掌机密。
有了这种关系,罗艺归顺大唐的决心更加坚定。
这时,李渊命张道源抚慰山东,罗艺上表请求归顺。
公元618年12月13日,李渊下诏封罗艺为幽州总管。渔阳、上谷等诸郡听说后,都愿意归顺大唐。
李渊很高兴,像对待徐世绩一样,给罗艺姓李,封燕郡王。
被赋予国姓并不简单,要知道,现在台湾省也称郑成功为国姓爷。
与罗艺归顺大唐,还有他的左右手——薛万均和薛万彻兄弟。
李渊来者不拒,进封薛万均为上柱国、永安县公,薛万彻为车骑将军、武安县公。
我听说罗毅什么都不想回到李渊。窦建德很生气。我一再真诚地邀请他。我只是想和你交朋友。如果我不想,我会责骂我是个大小偷;李渊没有给你任何东西和美丽的女人,甚至鸟也没有给你任何东西。你的罗毅主动回来,是个婊子!
老窦越想越生气,攻下冀州后立即亲自率领10万大军前往幽州群殴罗艺。
听了这话,罗艺并不十分焦虑,每天都要做自己该做的事。
但薛万均却坐不住了,说:“老板,窦建德这次却带来了十万大军啊,不可不防!”
罗艺问:“那你有办法吗?”
薛万均说:“幽州城前有一条大河,老窦必须先过河才能打我们。”
“万一他绕道呢?”
“兵书并不意味着‘示弱战强’,所以我们可以示弱诱敌,把城里的老弱病残搬出河岸,老窦看到后肯定会渡河。我带着精锐骑兵在城边伏击,当他们刚刚渡过一半时,他们开始攻击。”
“这个计划很棒,但和我想的一样。”
果然,窦建德带领军队到达河边时想建一座桥,但当他看到对岸的老、弱、病、残的士兵时,他觉得搭桥太费时间了。他只是找到了一些船。
当时是北方12月的严冬,窦建德不可能让士兵游泳,但是小船很少。我该怎么办?只有你自己做丰衣足食。
窦建德干脆把这些船连起来排到对岸,然后在上面铺上木板,很快就完成了一座浮桥。
窦建德立即下令渡河攻城。
就在10万人即将渡过一半的时候,幽州城下的老弱残兵突然闪到两边,然后从城里冲出几千骑兵,带头的是薛万均和薛万彻兄弟。
因为刚过河,窦建德的人马还在乱哄,突然遭到精锐骑兵的攻击,心理承受能力可想而知,突然崩溃,那里还有什么战斗力呢?
而在河中间和河对岸的士兵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人被别人一个个砍倒。
窦建德在这场战争中大败,不得不命令军队返回岸边。
窦建德干脆率领军队攻击罗艺的霍堡、雍奴等县,看到幽州城是没有办法的。
然而,在他到达那里之前,他被罗艺的伏兵劫道。
窦建德很生气,但他不能马上撤军。那样的话,窦建德的脸是什么?威望是什么?就像曹操在三国时期攻击马超一样,很遗憾他吃得无味。
然而,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双方都没有任何变化。即使窦建德很生气,他也不得不吞下肚子,下令撤军回乐寿。
历史上真的有罗艺吗?谁是他的历史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