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给大家带来惊鸿舞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们继续往下看。
纯元皇后是《甄嬛传》故事的推动者:面容相似,甄嬛选秀立即成功;才华相似,甄嬛逐渐获得雍正的真诚;毕竟只是“影子”,女主心灰意冷。
纯元皇后才艺有歌、长笛、舞,其中最动人的是惊鸿舞。
只是,抛开剧情,谁是惊鸿舞的创作者?事实上,这也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img]463483[/img]
唐代梅妃创作了惊鸿舞。
梅妃,又名江采萍,出生在福建的一个医学家庭。她从小就喜欢读书。据说她九岁的时候就能背诵很多《诗经》,十四岁的时候就能独立写诗。她经常比较谢道云。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既有才华又骄傲(为她的结局铺平了道路)。
江采萍喜欢梅花,但在现代更像是一种培养手段。为了塑造女儿的精致,她的父亲在屋前屋后种了所有的梅花。果然,当她长大后,她有着花仙子般的气质。唐玄宗早年特别宠爱吴惠妃。吴惠妃去世后,高力士为了赢得玄宗的快乐,拜访了世界上的美女,所以她有了未来的梅妃。
江采萍比唐玄宗小25岁。她一进宫,就立刻凭借自己的美貌和才华得到了特别的青睐。历史对她的评价很高。你想,一个深宫妃子同时拥有“诗人”和“舞者”的身份。
有一次宫廷宴会,大家都听说江采萍擅长唱诗作对,但她并没有真正看到。于是皇帝让她立刻根据场景写诗。没想到梅妃出口成章,创作了一部优秀的作品。诚然,她的作品无法与李白杜甫相比,但与后宫女性相比,她们绝对脱俗。
梅妃把梅花的爱好带进了宫殿。因为受宠,唐玄宗会尽力满足她的爱好,所以你可以看到亭台楼阁,用梅花装饰。江采萍偶尔幻想自己是梅中仙子,于是创作了“惊鸿舞”,风靡一时。皇帝称他的妃子是梅精。
[img]463484[/img]
然而,就像梅妃稀释了玄宗对武惠妃的思念一样,新人总是比老人更珍贵。不久,皇帝爱上了杨玉环,杨玉环是他的儿媳。
这一天,江采萍来到玄宗面前,先劝他不要鲁莽行事,以免被后人诟病,但对方却无动于衷,然后又作诗讽刺...唐皇恼羞成怒,把她打进了冷宫。以前不相信,所谓的帝王之爱,朝不保夕,了解梅妃的一生后才相信。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时期,皇帝带着杨贵妃逃跑,而被遗忘在冷宫的人则被遗忘在宫中。他们甚至不知道外面的敌人在哪里。在马尾坡下,杨玉环被六军逼死。唐玄宗再次获得自由时,周围没有宠物妃,所以...又想起了梅妃。
[img]463485[/img]
玄宗命人寻找江采萍的踪迹,寻找了很久,几乎没有任何希望,终于在梅花园里找到了她的尸首,身上有刀伤,埋在三尺厚的土下。
当我们读到唐玄宗抱着梅妃的尸体哭泣时,我们不会被所谓的“爱”所感动。恐怕更多的泪水是内疚。梅妃是一位独特的才女。她气质出众,才华横溢。她本可以过上完全不同的生活。毕竟,她仍然沦落到大多数妃子的命运中。
《甄嬛传》特别喜欢暗预。比如甄嬛的名字来源于一首诗《环环一袅楚宫腰》,暗示女人不亚于男人的才华;安陵容最终被命名为“莺妃”,这意味着她一生都在取乐。梅妃舞的出现也有暗示吗?
《甄嬛传》也在塑造命运的轮回。比如暴雨之夜,雍正离开宜修和孩子陪纯元,也是暴雨之夜。皇帝抛弃华妃陪甄嬛;果郡王的母亲因情被困,经常陪伴青灯古佛,女主人因情被困来到甘露寺。
然后,带着暗预和轮回的特点,我们问:纯元一直活着会怎么样?答案可能不幸福,但最大的可能是:像梅妃一样,丈夫爱上了新人,被抛弃了,雍正还是会爱上甄嬛。这一次,不是“婉婉类卿”。
后记:
《惊鸿舞》是一种模拟鸟类动作的舞蹈。它倾向于写意和翱翔,所以它特别美丽。唐玄宗看完惊鸿舞后称赞“吹白玉笛”。我不知道这是否是甄嬛传中国王吹笛子的灵感来源。不幸的是,这样一支著名的舞蹈已经失传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后代在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演变,这实际上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在什么情况下,梅妃创作了《惊鸿舞》?唐玄宗和梅妃的故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