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儿子不多。他可以数手指,其中很少有人能成为大任者。许多史书倾向于愚蠢地描述他们。
下面举个例子。
除了弘历,最著名的应该是齐妃生的三哥弘时:@ 他的头脑不是很聪明。历史上,弘历五岁时可以背诵诗歌、书籍和文章,但弘石读不顺利。当他长大后,他似乎不知道如何站起来。雍正处理了他的兄弟们,但弘石坚持要为尹琪求情。因此,胤祯切断了父子关系,剥夺了他的贵族身份。
在我们的意识里,雍正的儿子只有弘历有才华,其他人都是平庸的一代。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弘日就是一个例外。
洪日在家里排名第五。她的母亲是耿贵妃。《甄嬛传》中超然物外的端妃就是以此为原型的。五哥的一生以雍正之死为节点,分为两部分。他上半生平静得体,总是被重用。他下半生疯了,不能算是正常人。
[img]463035[/img]
根据《清史稿》,弘日出生于1712年,1733年,他已经是21岁的和硕亲王了。这个概念是什么?以雍正本人为例。康熙第一次关闭时,只有贝勒。直到31岁,他才成为和硕雍的王子。
清代皇室爵位由高到低排列,分为亲王 郡王 贝勒 贝子。虽然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加恩习惯,但雍正第一次被授予洪日最高王位,这充分证明了他对儿子更满意。
事实上,很久以前就有一个暗示:康熙晚年经常去圆明园修养。当时,雍亲王的家人也住在公园里“避世”。胤祯主动向父亲介绍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弘历,另一个是老五弘日。
只是后人在提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乾隆身上,以至于忘记了角落里的五哥。
雍正十三年二月,朝廷专门设立了“苗疆办事处”,协调苗疆频繁叛乱。皇帝安排三个人全权处理,即弘历、弘日、鄂尔泰。这个时候,如果你说王子没有天赋,你就说不出来了。
[img]463036[/img]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乾隆一登基,弘昼的整个人生基调就跑偏了。
先来看看《清史稿》是怎么描述的:
和硕和王子依靠皇帝的哥哥宠坏了自己,整天疯狂,肆意行动。有一次,乾隆打电话给一群重要的大臣来讨论他的工作。洪天和迟的亲戚发生了争吵。谁知道他生气了就打了人。你知道,在皇帝面前做这件事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但人们并不在乎。毕竟,他们是最亲爱的兄弟。
和亲王还是有很多恶趣的。据说他们喜欢举行葬礼,躺在棺材里,让妻妾围着他们哭。谁不哭,他们就打他们。我喜欢这种迷恋的仪式感。
此时,就要拿出那句至理名言:
如果事情发生异常,一定是妖。
为什么雍正年间弘昼不荒唐,乾隆一登基就成了这样?
许多史学家认为他在装孙子。
换句话说,通过荒谬的行为来证明你对王位没有威胁。事实上,这一切都可以解释:
@ 雍正活着的时候,对洪日表现出了相当的满意(从封号和工作部署可以看出)。雍正秘密存储史,会有一个现象:对于儿子来说,他们不知道储君的名字已经存在于正大光明牌匾背后,父亲和皇帝迟迟不选择王子,只是在等待他们各自的表演。洪日无异于洪力的竞争对手,反之亦然。
[img]463037[/img]
@ 乾隆登基之初,给了洪日一个危险的信号:雍正当亲王的时候,给了他住宅,允许他管理父亲的遗物。看似重视?别傻了,其实这是恐惧。
@ 洪力兄弟很少,最后只剩下洪力和洪勇了。洪勇在乾隆三年后继承给国王,也就是说,在宗法之上,他绝对不可能觊觎王位。那么剩下的五个兄弟呢?由于害怕皇帝处理自己,他很有可能先把自己弄黑。
它看起来很荒谬,但如果你设身处地,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无论是洪日还是洪日的母亲(他们还活着,直到97岁才去世。也可以猜测,他们的许多儿子决定受到母亲的影响)。他们都来自雍正。雍正是如何对待他的兄弟的?同父同母的十四兄弟怎么了?为尹琪求情的洪石的结局如何?雍正的兄弟谁有好的结局?风、花、雪、月 诗作对的果郡王。
只是上一代的阴影,后一代的身体。
乾隆登基后,弘日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