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春秋后期,一向默默无闻的吴国,为什么读者能突然崛起,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再往下看~
春秋时期通常用于指中国东周上半年的历史阶段,即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历史上称之为“春秋时期”。据说是因为鲁国史官按年、季、月、日记录了当时各国的重大事件,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简而言之,这部编年史被称为“春秋”。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结束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44年)。战国前夕,共295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img]463263[/img]
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霸主层出不穷,比如春秋初期,郑庄公所在的郑国率先称霸。郑庄公去世后,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诸侯相继称霸。当然,整个春秋时期,大部分历史事件都与齐国、秦国、晋国、楚国有关。然而,进入春秋末期,一向默默无闻的吴国却突然崛起,成为春秋这一大舞台的主角。所以,问题来了,春秋后期,一向默默无闻的吴国,为什么能突然崛起?
一
@ 作为姬姓诸侯,吴国位于江苏、安徽长江以南,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都城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因此,很明显,在春秋时期,吴国的地理位置相对远离中原。当时,中原自然是各诸侯国争夺的焦点,如周王室、郑国等诸侯国所在的河南省,爆发了多场战役。就吴国而言,偏远的地理位置自然是一个相对低调的诸侯国。然而,到了春秋后期,吴国从配角变成了主角。吴国在夫椒之战中击败了身后的越国。吴国在柏举战役中攻入楚国都城。在艾陵之战中,吴国全歼齐国10万大军。
[img]463264[/img]
此外,吴王夫差还参加了黄池之会,并与晋国诸侯国进行了会盟。@ 春秋后期,吴国突然崛起。作者认为,吴国突然强大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吴国的实力实际上是建立在晋、楚、齐等大国衰落的背景下的,即这是吴国崛起的“天时”。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是主要的历史事件。自晋文公以来,晋国与楚国展开了百年的较量。@ 春秋后期,晋楚两国都经历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二
至于吴国北部的齐国,田氏的崛起促使齐国内部的清大夫家族展开了激烈的较量,这也使齐国衰落。因此,中原大国的衰落自然为吴国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人才的聚集也是吴国崛起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春秋后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全力争夺人才,直接关系到各诸侯国的实力。比如战国初期崛起的魏国,聚集了吴起、李悝等众多人才,率先称霸中原。人才的流失也导致了魏国的衰落。
例如,在魏国不成功的商鞅来到秦国,开启了“商鞅变法”。随着商鞅变法的实施,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最终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分裂局面。春秋后期的吴国也获得了伍子胥、孙武等人才。其中,就伍子胥而言,他的父亲伍豪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诽谤,与长子伍尚一起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合鹿的重臣,是姑苏城(今苏州)的创始人,至今苏州有胥门。伍子胥作为楚国的顶尖人才,无疑让落后的吴国焕然一新。
[img]463265[/img]
三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与孙武合作,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挖楚平王墓,鞭尸300,以报父兄之仇。吴国依靠伍子胥等人的谋略,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值得注意的是,伍子胥多次劝吴王夫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军攻齐,伍子胥再次劝诫夫差暂时不攻齐,先灭越,被拒绝。夫差听了太宰博的诽谤,说伍子胥阴谋靠齐国反吴,派人送给伍子胥一把剑,让他自杀。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灭亡。在某种程度上,如果吴王夫差能够继续重用伍子胥,而不是听奸臣的话,吴国将在春秋末期继续强大,而不是被旁边的越国摧毁。
和伍子胥一样,人才孙武的到来也深刻地改变了吴国。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5世纪初,孙武从齐至吴,在吴国重臣(伍子胥)的推荐下,向吴王合鲁进呈现了13篇兵法文章,被重用为将军。他带领吴国军队在柏举战役中击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营城,几乎摧毁了楚国。对此,在笔者看来,孙武对吴国,完全可以与孙膑对齐国相提并论,两者都在对外作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孙武训练的吴国士兵显然具有更高的战斗力,可以与楚国、齐国、晋国等大国竞争。
四
[img]463266[/img]
@ 此外,春秋后期,吴国君主也颇有水平。当时,吴王和鹿一直注重人才的笼络和使用,使贤任能。当得知伍子胥是一位既有智慧又有勇气的人才时,合鹿便私下拉拢伍子胥。合鹿成为吴王后,任贤使能,提拔伍子胥为行人,以客人的礼仪对待他,让他参与政治规划,可以毫无疑问地用人,把治理国家的重大事件交给伍子胥。听孙武讲兵法时,合阁赞不绝口,同意孙武的意见。并在后来对楚的战斗中重用孙武。
尤其是在对待伍子胥的时候,他非常信任和重用伍子胥,伍子胥也全心全意地为他效力。可以说,合鹿与伍子胥与孙武的君臣关系达到了高度和谐,即君臣共同努力,可以称之为吴国崛起的“人与人”。对此,《吴越春秋》作者赵烨评论道:“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凛凛,治兵库”,“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诸侯”。吴王合鹿之后,吴王夫差早期的表现,也可以称之为更有成就的君主。因此,很明显,春秋后期,吴国君主比较贤明,自然成为推动吴国崛起和强大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吴国在春秋后期能崛起?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