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战国后期,为什么春秋时期最强大的郑国消失了?

战国后期,为什么春秋时期最强大的郑国消失了?以下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春秋时期通常指中国东周上半年的历史阶段,即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历史时期,被称为“春秋时期”。据说是因为鲁国史官按年、季、月、日记录了当时各国的重大事件,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简而言之,这部编年史被称为“春秋”。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44年),战国前夕,共295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诸侯称霸是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img]460955[/img]

说到春秋时期的霸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齐桓公和晋文公。的确,无论是齐国还是晋国,都是春秋时期的强国。但实际上,在齐国、晋国之前,郑国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其中,君主郑庄公被称为“春秋小霸”。然而,在战国时期,诸侯国郑国却消失了,甚至最终消失了。那么,问题来了。郑国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大的国家。为什么战国时期郑国消失了?

@ 战国时期,郑国之消失了,他被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消灭了。其中,韩灭郑之战是公元前423年至前375年韩国为灭亡郑国而进行的多场战役的总称。对此,笔者认为,正是郑国被吞并,才确立了韩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促使其坚持到战国末期才被秦国淘汰。就郑国而言,虽然在春秋初期率先崛起,但在郑庄公之后,郑国走向衰落,这也是其被韩国消灭的重要原因。郑国东为鲁、宋,西北为成周、卫、晋,西南为陈、蔡、徐、楚,周围有许多姬姓、姜姓、偃姓、嬴姓等姓的小国。周平王东迁洛邑时,郑国履行了守护周王室的职责,使郑国君主以诸侯为王室的清士。

其中,就郑庄公而言,他充分利用王室大臣的身份,经常利用王室的名字为自己谋取个人利益,兼并周边小国,入侵徐国,干涉宋、卫、鲁等国,帮助齐国赶走入侵的北狄。郑庄公时期的郑国,似乎是春秋春秋最大的国家。因此,很明显,郑国在春秋初期的崛起,无疑借助了周王室的权威,也就是说,可以称之为“威胁天子命令诸侯”。然而,与曹操不同的是,郑庄公没有一直掌握周王室,这与曹操一直掌握汉献帝刘协的情况明显不同。

[img]460956[/img]

虽然周王室的领土更接近郑国,但周王室仍然有自己的领土。更重要的是,齐桓公、晋文公崛起后,周王室转而支持齐晋,使郑国失去了威胁天子命令诸侯的机会。@ 在我看来,郑国在春秋初期的实力有点假虎威,并不意味着郑国真的那么强大。另一方面,君主郑庄公去世后,郑国背后缺少雄才大略的君主,这无疑使郑国继续衰落。郑庄公多宠子,死后郑国即陷入内乱。郑昭公即位后不久,权臣祭仲入宋时,为公子突岳父雍氏所迫,改立公子突为郑国君,为郑厉公。郑昭公逃到卫国。

然而,对于郑庄公之后的许多君主来说,他们要么被杀,要么被赶到其他诸侯国,也就是说,他们没有稳定君主的宝座。经过几次君位争夺,郑国国势不如以前,而周边大国纷纷崛起,如齐国、楚国、晋国、秦国等。郑国自郑襄公开以来,卿大夫轮流执掌晋国大权,而郑国国君则势力大衰。特别是在晋楚争霸的时候,郑夹在晋楚两大国之间,遭到了战争的严重打击。当然,能够在晋楚之间的夹缝中苦苦支撑,也是郑国实力的体现。

三家分晋后,郑国最大的敌人就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但郑国内乱内斗不止,郑哀公为中国人所杀;韩国攻郑,杀幽公。于是中国人立幽公之弟公子泰为君,是郑玉公。韩非表示,郑国发生了太宰欣取郑事件,此事细节难以核实。郑公在位时,与韩国的战争相互胜负,形势一度好转。公公十五年,韩伐郑,取郑之雍丘;公公十六年,败韩于负;公公二十三年,围韩阳翟,即韩国都城反而被郑国包围。

[img]460957[/img]

因此,很明显,在战国初期,郑国虽然整体实力不如韩国。但作为一个古老的诸侯国,郑国仍然可以与韩国竞争,也就是说,郑国不是软柿子。春秋时期,晋人以郑为大敌,可见郑国的兵力从春秋初年到末年一直不弱(郑兵曾与晋、楚、诸侯联军作战,诸侯的士兵甚至害怕郑不敢越境,但被郑军打败。郑国军力的强大如此可见,千乘之国并非虚言。@ 一时半会,韩国也不能吞并旁边的郑国。当然,在强攻解决不了问题的背景下,韩国想到用智慧对付郑国。

@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号召赵侯、魏侯到山西上党一个叫屯留的小镇会盟,与其他两国协商。出乎意料的是,韩哀侯还叫郑康公。收到邀请后,郑康公非常兴奋,认为这是魏赵韩三国对郑国的重视。因此,郑康公率领2万精兵离开新郑会盟,不顾大臣的劝诫。与此同时,除了准备突袭新郑的15万精兵外,韩国还向会盟的魏、赵、郑派出了一支千人队伍送去庆典礼物。因此,很明显,郑康公中了韩哀侯的调虎离山之计。联盟进行时,韩国精锐15万人齐聚一堂,便迅速发动对郑国都城新郑的偷袭。

[img]460958[/img]

虽然当时郑国都城还有很多军队,但郑康公并没有在城里,加上韩国军队的突如其来,让郑国守军毫无准备。最后,韩军成功突破了郑国都城新城。此时,魏国、赵国、郑国也被蒙在鼓里,当一切结束时,消息传到了三位诸侯的耳朵里。考虑到自身利益,魏、赵默认了韩国吞并郑国的结果。毕竟战国初期,魏、赵、韩三家联盟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而郑康公脸色苍白,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最后,随着郑国的灭亡,郑康公也成了郑国的亡国之君。郑国被韩国摧毁后,郑氏子孙在陈(今河南淮阳)播迁、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以原国名为姓,是郑姓的开始。


战国后期,为什么春秋时期最强大的郑国消失了?战国后期,为什么春秋时期最强大的郑国消失了?

,,,,,

  • 许多古代著名的将军显然可以反抗,为什么宁愿被杀也不愿反抗呢?
  • 同样倒霉的还有名将白起,为君王打了一辈子,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后也没有好下场,被秦王赐死子啊杜邮。 每次看到这样的悲剧...

  • 揭秘:春秋历史上国君与大臣之间的生死对决
  • 鲁昭公是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君。虽然他在位32年,但亲政机会很少。他在任时,国家内忧外患严重,政权掌握在大臣手中。为了求亲...

  • 揭秘:为什么孔门弟子樊迟不受欢迎?
  • 懒种潘岳花,学种樊迟稼。心闲梦睡安,志满忧愁。没有幸福享受荣华,有分贫穷。燕度春秋社,蜂喧早晚衙。茶瓜,林下渔樵话。...

  • 齐国在乐毅伐齐后的结局是什么?经历了什么?
  • 乐毅伐齐后齐国的命运 一、引言 乐毅伐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战国时期燕国与齐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本文将从历...

  • 齐桓公的四个儿子争夺王位,结局如何?
  • 齐桓公的四个儿子争夺王位,结局如何?以下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齐桓公一死,易牙、竖貂秘不发丧,先打跑了王子昭。 第二天,...

  • 历史上最具杀伤力的艳妇夏姬 天下无与伦比的魅力之术?
  • 春秋时期,郑国(今日河南郑州新郑)公主夏姬,郑穆公的女儿。初嫁子蛮。子蛮早逝,继为陈国大夫夏御叔的妻子,生下了儿子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