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蓟州兵变怎么了?事实上,文官和武官联合绞杀了戚家军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十月二十日,大明九边重镇之一的蓟州发生兵变,历史上被称为蓟州兵变。

从《明史神宗本纪》中没有相关记载的情况来看,这次兵变似乎并不显眼。虽然《明神宗实录》中记载了这次兵变,但也说明了兵变的原因:“防海兵威胁双粮噪音”和兵变的结果“俘虏其倡乱者正法,余党驱逐南返”。

万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自己没有,防海兵威胁双粮噪音,蓟镇督察、抚、道臣俘虏其倡乱者正法,余党驱逐南方归还。演奏和听到兵部的邀请,报道。-《明神宗实录》

张居在万历十年病逝后,万历朝的兵变开始陆续发生。其中,万历十一年广东罗定兵变、万历十三年四川建武所兵变、万历十五年云阳兵变、万历十七年云南永昌兵变、万历十九年京营军官兵变,@ 据《明史神宗本纪》编辑介绍,蓟州兵变因防海兵“威胁双粮鼓噪”而发生是很常见的,不需要特别提及。

[img]461338[/img]

然而,根据《两朝平壤录》中的记载,发动蓟州兵变的防海兵是驻蓟州的南兵。根据《明史王宝传》中“蓟三协南兵营,戚继光募集”的记载,这些防海兵实际上是戚家军。

启动蓟州兵变的防海兵确定为戚家军后,兵变就不那么普通了。戚家军一直以严格的军纪而闻名于世。就连戚家军也可以不顾军纪发动兵变。真的是一分钱难倒英雄吗?

结合《两朝平壤录》中“南兵撤退时,以王赏不给石门寨鼓噪”和《明史王保传》中“(南兵)道石门鼓噪,增加月薪”的记载,戚家军发动蓟州兵变的原因确实是粮食工资问题,但《两朝平壤录》中的“(王保)激变耸耸听闻的军门”却让蓟州兵看起来相当有趣。

平壤南兵撤退时,以王赏不给石门寨噪音。总兵王宝和南兵有点愤怒,于是激变耸耸听闻,千三百名保全诱杀。人们对此感到愤怒和遗憾,因此很少有人被招募。-《两朝平壤录》

“然后激变耸耸听的军门”表明,兵变是王宝陷害戚家军的借口。戚家军很可能没有发动兵变。根据戚家军在与凶猛的日本海盗作战时的战争损失,如果《两朝平壤录》中“(戚家军)1300名保全诱杀”的记载是准确的,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戚家军当时没有携带武器。@ 只要能证明《两朝平壤录》中戚家军损失“千三百人”的记载为真,就能知道戚家军是否发动了兵变。

[img]461339[/img]

一年前万历二十二年十月初三,辽东巡抚李华龙曾在玩疏中提到:“南兵东征略有损伤,合无还筹集了3700人。”距离兵变两年后万历二十五年,兵部一次玩疏中曾提到:“原计调发南兵2000人”,结合《两朝平壤录》中蓟州兵变后戚家军“招鲜有应者”的记载。戚家军在《两朝平壤录》中损失“千三百人”的记载确实是真的,@ 戚家军虽然因粮薪问题发生了噪音,但并没有发动兵变。

吴惟忠带领浙江士兵,原本是防日军人数量。前者东征稍有损伤,合无仍募集3700人。他们的安家银两次取足于宽奠兵银,或者在台兵内抽补,让他们驻扎在山海、石门等地进行练习。遇到日本警察,他们在凤凰城发放防御,无事可做的时候回到蓟镇。-李化龙的《抚辽疏稿》

这样,蓟州兵变的真相就清楚了。没有携带任何武器的戚家军只是因为粮食和工资问题而发生了“噪音”,但他被蓟州总兵王宝杀害,损失了“1300人”。根据《明史王宝传》和《明神宗实录》的记载,事件发生后,虽然戴士衡、王以时等正直的皇家历史为戚家军发出了不公正的声音,但他们主张“派官”。但在皇史马文卿和兵部尚书石星的颠倒黑白下,王保竟然成了平定兵变的功臣。

蓟三协南兵营,戚继光募集,东征撤退,道石门,噪音大,月薪增加,诱使他们去武场,杀了他们,杀了几百人,反闻他们。在这件事上,戴士衡和御史王说南兵没有尝反,保纵意杀人,请派官询问。巡逻御史马文卿庇护,言南兵大逆十,尚书石星附会,于是以定变功进保秩为真,阴子。-《明史王保传》

然后,问题来了:为什么王保在诱杀戚家军后还能被石星和马文卿称为平定兵变的英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戚继光为什么要组建戚家军开始。

[img]461340[/img]

岑港战争结束后,戚继光痛苦地感受到了卫所制度的破坏和卫所士兵战斗力的下降。他决心训练一支军纪严明、战斗力强的新军来抵抗日本海盗。因此,在嘉靖36年2月,戚继光向总督胡宗宪提出了训练建议。结果,到了嘉靖37年,胡宗宪同意了戚继光训练新军的建议,当年11月,3700名戚家军完成了训练,然后前往台州前线抗日,取得了重大胜利。

隆庆元年,戚继光和戚家军被调到蓟州,在这里,戚继光提出了以戚家军为教导队练兵十万的建议,结果是泥牛入海。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戚继光训练的核心是将军专兵,主要是招兵,严格的军纪。虽然这些都是戚继光为重振大明军威而提出的,但掌握军政权力的文官绝对不能容忍将军专兵。招兵主要是靠兼并军屯田、挤卫所士卒取利的保守军。@ 戚家军因粮薪问题“吵”后,武将保守势力王保“尽诱杀”、不难理解,马文卿和石星把王保说成是平定兵变的英雄。

[img]461341[/img]

了解了这一点,再来看看文官在蓟州兵变后处理“南兵鼓噪罪首叛胡怀德、伪军师李无逸等凌迟,斩首有差,仍令枭示各边镇”的方法。不难发现,文官只是想通过坐实戚家军发动兵变来证明戚继光的训练建议根本行不通,从而防止其他人效仿戚继光。@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蓟州兵变是武将中的保守势力和文官对戚家军的联合绞杀。


蓟州兵变怎么了?事实上,文官和武官联合绞杀了戚家军蓟州兵变怎么了?事实上,文官和武官联合绞杀了戚家军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