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谈谈九子夺权的故事。
清朝276年,九子夺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贯穿康乾盛世,是清朝皇室内部矛盾的巅峰。从那时起,秘密储存产生了,分担了储君登基前的大部分压力。
文本将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雍正以前的国本之争
九子夺取前期人物关系
九子夺取后期人物关系
[img]459789[/img]
一
在国家,封建时代指的是王位的继承者,也就是王子是谁。长期以来,古人苦苦寻求的解决方案无非是立法、立长、立贤。清初还没有定论。让我们看看它是如何实践的:
在努尔哈赤时期,国家公认的储君是楚英,他很长(生母佟佳哈哈扎青是努尔哈赤19岁结婚的第一任妻子,一个儿子是戴山,所以他也是合法的)。
万历四十一年,在后金五大臣和几兄弟的共同弹劾下,楚英被幽禁,两年后以“不悔改”罪被处死。
皇太极还活着的时候,他从来没有立过太子。他死后,索尼、图尔格等重要大臣一起去肃亲王府,说“先帝有儿子,必立其中之一”。这些重要大臣所代表的力量远不是他们自己,而是他们背后的黄色和黄色的旗帜。戴山还说“帝长子,当大统”,再加上豪格手中的蓝旗,可以说是名义上的王子。
然而,事情的结果是豪格与多尔根两虎相争,少年福临坐收鱼温之利。
康熙登基非常顺利,但这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顺治皇帝意外早逝,王子数量少,党羽尚未培育,可以实施“任命”。
结论:雍正以前,太子候选人大多受观念影响为长子,但这并不能遏制竞争,往往几乎导致血雨腥风。
[img]459790[/img]
二
九子夺权始于弹劾康熙太子胤仁。在这个过程中,王子两立两废,然后进入了激烈的党羽之争。
爱新觉罗胤仁出生于公元1674年,当时康熙皇帝才20岁。他的生母是孝仁皇后赫舍里,在生他的过程中死于分娩。尹仁排名第二,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所以本质上只是直子,不是长子。
康熙对尹仁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有两个原因。首先,孝顺仁皇后活着时,皇后和妻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其次,康熙亲自教育了王子。这种教育包括学习、参与政治和生活:
五岁时,康熙在明代奉慈殿遗迹上修建了玉清宫,供王子居住。(这也是乾隆12-17岁的书房。乾隆老年禅位后,他主动回到玉庆宫度过晚年。)尹仁七岁,领导诸王以下、四级以上、公主命妇行康熙第二任皇后孝昭仁三年亡忌。在你出去学习之前(六岁),王子的所有学习都由康熙监督,所以幼稚的时光几乎是:起床、背书、检查背书、骑马射箭、背书、睡觉。除夕那天可以休息一天,父子俩都不敢轻视。六岁以后,尹仁得到了张颖、李光地、熊赐履的导师,以及理学家唐斌。从王子的结局来看,我们很容易给人留下“落魄”和“荒谬”的印象,但只看前半生,尹仁才是一个优秀的年轻人。他不仅懂三族语言、诗词、歌赋、礼乐射御书数,而且精通。二十二岁时,康熙亲征准噶尔,命太子留在首都主持大局。在监国十几个月的时间里,胤仁表现出色,全国都很满意。
[img]459791[/img]
但即使表面上是和平的,也掩盖不了暗流的涌动。所有矛盾的爆发,都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巡幸塞外的路上,
皇帝的长子爱新觉得罗银发难,其他哥哥复议,告诉王子暴力不仁,然后列出了很多罪行。巧合的是,随行的18个哥哥突然病得很重,最后治疗不善,死得很早。这时,尹仁看起来一点也不难过,不像他死去的兄弟,这让康熙很冷(康熙29年,叶璇病得很重,王子也不在乎慰问)。
四个月后,当他回到首都时,55岁以上的康熙下令宣布王子被废除,并被禁在咸安宫。
这时,胤仁35岁,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被废弃,背后的原因远不止于“暴力不仁”:
从记忆中,王子应该认为他将继承统一,康熙的不同对待也让他觉得自己不同于兄弟,这也使他忽视了维持兄弟、大臣甚至父子关系的重要性。随着王子慢慢长大、被封、任职,部分原本属于王子的权力被分割,这就在王子之间插入了矛盾和隐患。索尔图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儿子,王子的叔叔和祖父,所以他坚定地成为王子党的一员。然而,在他的安排下,尹仁处处超过了规矩,甚至享受着相当于父亲和皇帝的依赖。康熙42年,玄烨对这位前“忠臣”无法忍受,最终以“结党”定罪,索尔图死于宗人府,其子其党,要么死,要么罢官。经过这一事件,王子的“帮手”消失了,父子之情也被烙上了深深的阴影。可以说,康熙四十七年废太子事件,其实是五年前党羽论的余罪。
太子山倒塌了,康熙心中留下的不是一片新土,而是一个大洞。
大哥一直不被重视,这次弹劾让父皇非常不满,于是退而求@ 拉着几位大臣推出了八阿哥胤。
公平地说,尹琦很出色,17岁就成了贝勒,是封爵的王子中最年轻的,但这比年轻的王子还要好吗?不一定。
康熙是一个深情的人。王子被废除后不久,其他儿子都渴望尝试。更重要的是,他可能被怀疑结党营私。因此,我们看到了康熙一生中最重要的话之一“你是辛者库的奴隶”。
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王子复立,原因是:“我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大哥用噩镇的方法造成的。”(意思是被诅咒了)。原因是给外人看的,本质是康熙放不下父子之情。同时,他觉得自己在索尔图之前已经吸取了教训。
[img]459792[/img]
然而,就在康熙五十一年,王子又被废弃了。这次他没有恢复过来。原因是什么?康熙给出了四点:
一、自被释放以来,性格乖乖。
二、从小到大,都很轻狂。
三、不辨是非,失去人心。
四、与小人为伍。
恐怕接下来的四个原因是根本原因。不久前,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官员腐败了1000多两银子,其中步兵领导托合齐被判“凌迟处死,挫骨扬灰,不允许埋葬”。清朝的腐败真的能被判如此严重的罪行吗?原因是他是太子党的人。定罪中有一个:太子要求托合齐和其他人帮助他提前登上王位。
三
在“九子夺权”的早期阶段,王子倒下了,王子背后强大的党羽也倒下了。大哥和八哥被卷入夺权事件,失去了圣心。相反,他们去支持十四个哥哥尹琪。相应地,四个哥哥尹珍和十三个哥哥尹翔。
在早期阶段,康熙的态度非常明显。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继承大统?答案是:不结党营私;孝顺父亲,友爱兄弟。
因此,无论是胤蚣还是八哥,他们几乎不敢在表面上做任何小动作。四哥甚至搬到圆明园“躲起来安静”。
康熙晚年,十四哥被封为将军王,手持兵权,守卫边疆。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去世,由隆科多宣布,四哥胤祯继承了皇位。
很多人猜测康熙本来是14岁的,也有人说隆科多和年羹尧早就在暗中帮助老四了。很难说先帝的遗愿是什么。所以这些都留给了真正的历史学界去研究。
后记:九子夺权后,建立了秘密存储制度。雍正登基的第一年,四哥弘历的名字在胤祥的见证下放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
九子夺权分为哪三个层次?具体过程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