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战国七雄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继续往下看。
众所周知,战国七雄原本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所以他们必须有一个非常严格的头衔。“王”这个词不能随便用,否则会有不臣之心。然而,在战国时期,各种规则可以说是名存实亡。特别是后期,几乎所有国家的君主都被称为王,说到他们,他们也会说楚王、秦王、魏王等。谁是战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王的人?谁是各国第一个称王的人?
[img]459416[/img]
1、谁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战争,周王朝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三国分晋后,赵、魏、韩跻身强国之列,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秦、楚、齐、燕、赵、魏、韩。对于战国七雄君主来说,最后都是王爵,比如齐威王、燕昭王、赵孝成王、韩桓惠王、魏惠王、秦武王、楚怀王等。
在此基础上,战国时期的七位英雄已经超越了称王,这意味着周王室的权威几乎消失了,这也为周王室的灭亡奠定了基础。虽然王爵最终,但在称王的时候,自然有先有后。
战国七雄中,楚国是第一个闯越称王的诸侯国。这是楚国早在春秋时期就称王,而其他六国则称王于战国时期。《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记载:37年,楚熊生气地说:“我是第一只熊,文王的老师也是最后一只跳蚤。成王把我的丈夫举起来,就是把孩子的田令放在第一位。蛮夷皆服,王不加位,我自尊耳。”自力更生是武王。
楚武王三十七年(鲁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楚武王称王,开诸侯称王之先。当时周王室衰落,对楚国无能为力。从时间上看,楚国早在春秋初就被称为国王。当时,尽管周王室衰落,但齐桓公、晋文公等诸侯高举“尊王熙夷”的称号,@ 很少有诸侯国敢像楚国那样挑战周王室。楚国在王爵上与周天子分庭抗礼,通过侵占称王。
[img]459417[/img]
2、战国七雄谁是最后一个称王?
与楚国相对应的是,赵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后一个称王的诸侯国。进入战国初期,即魏、赵、韩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战国七雄中只有楚国称王。对于魏、赵、韩、齐、秦、燕等诸侯国,其君主要么称侯,要么称公,如魏、秦。当然,徐州和五国之王之后,战国七雄纷纷超越称王。
徐州相王时,魏惠王和齐威王互称王。徐州相王后,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当五国相王时,燕国也被称为国王。在此基础上,战国七雄中的六个诸侯国,即楚国、魏国、齐国、秦国、韩国和燕国,都被称为国王。然而,就赵国而言,其君主赵武灵王暂停了他的王称。
赵武灵王(公元前340-295年),嬴姓,赵氏,名雍,冀州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五国相王时,赵武灵王认为赵国实际上没有称王的实力,在国内也没有使用王号,只称“君”。因此,赵国真正称王,是赵武灵王后来的赵惠文王。也就是赵武灵王这个称号,是赵惠文王追死的。就像曹操生前只叫魏王一样,他的儿子曹丕封他为魏武帝,@ 后人常称曹操为魏武帝。
对于赵武灵王所在的赵国来说,他认为自己在“胡服骑射”之前缺乏足够的实力,推迟了正式称王的时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赵国是一个强大的诸侯国,甚至可以与秦国竞争。然而,事实上,在胡服骑射之前,赵国是战国七雄中的二流甚至三流诸侯国。
[img]459418[/img]
3、谁是各国第一个称王者?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称王的顺序是:楚、齐魏(两国徐州相王)、秦、韩燕(同年称王)、赵(前306年)。楚武王是第一个王。
1、楚国:
周桓王时,熊通对自己的爵小不满,以祖先为熊子事文王,通过汉阳诸姬向周天子要求更高级的头衔。被拒绝后,他在前704年自称王(后死)。
2、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69年被称为王,但他在桂陵战役(前353)和马陵战役(前341)中两次输给齐国,因此他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会见徐州王”。
3、秦惠文王在公元前325年也自称王。
4、公元前323年,在公孙衍的调解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成立了联盟。所有国家都被称为国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
谁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者?谁是其他六国中第一个称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