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名字,国有国号。所谓国号,就是一个朝代的称谓,它的历史和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一样悠久。
《史记五帝本纪》载:自黄帝至尧舜禹以来,同姓但国名不同,目的是为了彰显某种明德。
在这里,基本上可以理解,国号的存在是君主以国家的名义倡导一种积极、美丽、崇高的向往。当然,还有第二种现象,即开国之君以曾封地为国号,如秦的祖先,被封在秦;隋的祖先曾经是国公;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为官最骄傲的是宋洲的节度使者等等。
总之,出于“纪念故土”或“向往未来”的目的,除了一个:南朝陈,没有一个朝代以姓氏为国名。
[img]456390[/img]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直接造成的悲剧是,国家忙于内部斗争,没有时间考虑外患。北方游牧民族抓住机会攻击中原腹地,历史上被称为五乱中国。晋朝的宗室别无选择,只能把首都洛阳南迁,历史上被称为东晋。
虽然这个王朝在江南独特的自然条件下存在了103年,但事实上,它不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统一王朝,而是与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政权竞争。
直到公元420年,南方刘裕篡位成立刘宋,然后经历了齐、梁、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南朝;对应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
总的来说,这段历史是混乱而精彩的,其中陈国只存在了32年。
[img]456391[/img]
陈国的创始人叫陈霸先,人如其名,轰轰烈烈。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对他的评价是:刘彻和李世民只是普通人,但陈霸先才华横溢。
陈霸先出身贫寒,不愿意一辈子过着平凡潦草的生活。年轻时遇到梁武帝侄子萧映,深受对方赏识,被提拔为“村官”。
后来,当国家发生叛乱时,陈霸先带领3000名精锐士兵积极参与叛乱,表现出色。他受到梁武帝的重视,并允许他带领军队战斗和执行任务。今年,陈霸先已经37岁多了。
如果说萧映是陈霸先的第一个“伯乐”,那么梁武帝就是他的第二个贵人。前者从贫民窟挖掘出来,后者给了他发光的机会。
陈霸先为梁国摧毁了李贲的小朝廷,杀死了自立为王的侯景,多次带兵对抗北朝的入侵。当时,近90岁的梁武帝已经去世(被侯景囚禁饿死)。打败政治敌人王僧辩后,陈霸先一人以下,万人以上。小皇帝年轻,国家大事以陈霸先为决策核心,他似乎成了权臣。
自古以来,功高振主,手握重兵,其次很可能是谋朝篡位,这与人品无关,也不影响权臣最初的“忠诚”,只是有时候,走到这一步,就像刘宋的创始人刘裕一样。陈霸先也是如此。
公元557年,梁国最后一位小皇帝萧方智主动禅位,陈霸先创建南朝陈,霸气地以“陈”为国号,史无前例。
每当一个小人物出生时,上升都是困难的。当他看起来像他时,他就不再年轻了。例如,曹操,他自己的国家,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另一个例子是司马懿,他抢劫了国家,他的孙子司马炎称帝。
[img]456392[/img]
但是陈霸先很倒霉:当了两年皇帝,五十七岁就去世了。他的王子和儿子在北周做人质。算算年份,北周皇帝应该是宇文玉,宇文玉手里没有实权。宇文护大概决定让陈国王子做人质。不得不说太毒了。
为了稳定朝纲,大臣们秘不发丧,而是叫陈霸先的侄子陈庚回来登基。后来,陈霸先的儿子英年早逝...断子绝孙。
前面没提过,陈霸先的政敌王僧辨别吗?他的儿子王颁一直怀恨在心。
公元589年,当陈国灭亡时,王勋直接带领一群人来到陈霸的坟墓,挖掘坟墓和挖掘尸体(我不得不感觉到古人发泄愤怒的方式是如此暴力。李自成的起义军挖了明朝祖先的坟墓,顺治挖了多尔根的坟墓。可以看出,古人视死如生),但王勋做得更过分:
他挫骨扬灰,让成千上万的人喝洒有陈霸先骨灰的水..这种报复真的是骨灰级的。
谁能想到,曾经让无数人感到害怕的开国皇帝死后就这样结束了。然而,根据陈霸先生以前的工作风格,即使你知道,你也可能不会把它放在心里
陈朝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它的国号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