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室和猪,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说话是禁忌。明朝皇室的国姓朱,古人想吃猪肉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秦始皇统治中国以来,古代一直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地位,皇帝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与我们今天的言论自由不同,古人的说话和写作都受到限制。例如,他们应该注意禁忌:避开皇帝、长官、圣人和长辈。
[img]452026[/img]
普通人不能直接叫上述四种人的名字,甚至不能有相关的单词,否则他们就会犯法,被问罪。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老学庵笔记》讲述了一个“只允许州官放火,不允许人们点灯”的故事。据说北宋时,常州新任田登太守。结果,他的名字里有一个“登”字,这让常州人民感到不安。
原来田登大师脾气不好,他还特别规定,当地人不允许提及与“登”同音的相关词语。任何敢于违反新规定的人都将受到法律的惩罚。后来,在元宵节,应该有三天的赏灯活动也因为某种原因而支离破碎。
官方将“观灯”的原文改为“观火”。结果,一些外国人认为这里要放火三天,他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最终导致当地经济大幅下滑。事实上,不仅官员特别精致,皇帝也更难服务。19960年,赵匡胤建立了宋朝。为了避免“匡”这个词,他的弟弟改名为赵光义和赵光美。
由于南宋高宗赵构,50多个同音词被迫使用。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这位明太祖也很讲究。他还专门颁布了《大明律》,其中有一条硬性规定:只要敢上书犯皇帝忌讳,就直接打80根棍子。
[img]452027[/img]
冒犯名字的人打100根棍子。明朝皇帝都姓朱,“猪”字和他的同音。杀猪的屠夫和吃猪肉的人有罪吗?杀猪不等于“杀朱”吗?吃猪肉的人和“吃朱”无疑是如此。
事实上,朱元璋早就想到了这件小事,也有解决办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猪有“猪”和“猪”两个同意字,明代人有“猪”、“猪”来代替猪字。这样,人们吃猪肉的尴尬就不复存在了。
[img]452028[/img]
但后来“*”不过是“*”、“猪”这个词读起来有点绕口,所以每个人都用“胖”来代替“二哥”。当然,禁忌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到了今天的21世纪,人们的言论是自由的,根本不会过着“改名改姓”的颤抖生活。
明朝开国皇帝姓朱 当时想吃猪肉的人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