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准备:宋高宗赵构,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宋高宗成立南宋后,赵构面对杭州和南京为什么不选择定都南京?
中国古代东南部的第一个城市是南京还是杭州?如果我们把这个话题扔出去讨论,恐怕我们三天三夜都说不出结果。然而,对于每个“南朝”来说,定都南京的朝代远远多于杭州。即使是统一南北的明朝最初也以南京为首都,这使得南京更具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然而,一切都有例外。宋朝南渡后选择定都杭州而不是南京。为什么?
公元1127年,靖康之耻,金军攻破东京俘虏徽、钦二帝、妃子、公主、宗室大臣等3000多人。只有赵构侥幸逃脱,仓皇南撤,赵构被立为皇帝,暂时留在扬州领导南方,想组织反抗。但金军迅速南下,长驱直入,南宋这些残将根本不是对手。金兵还没到扬州城,南宋君臣觉得这里不安全,扬州虽然繁华,但位于长江北岸,何不继续南下借助长江自然屏障抵御金兵呢?
[img]451354[/img]
于是赵构带着臣下渡过长江来到南京,宗室们匆匆南下,甚至在逃跑的过程中失去了传国玉玺和寺庙的牌位。据说赵构本人害怕失去生育能力,但我不相信。如果人们能被吓成太监,不孕不育医院就会发大财。
为了避开继续南下的金军,赵构带着大臣们从南京逃到镇江,从镇江逃到杭州。金军追赶不舍,赵构只能从杭州码头出海划船,避开金军的前锋。透过宽阔的大海,赵构看着岸上肆虐的金军铁骑,莫名其妙地松了一口气。
有了这次经历,南宋的君臣们发现,虽然金军不擅长船舶,但他们仍然有能力渡河作战。虽然后面的国界稳定在淮河大散关一线,但他们对南宋君臣逃离的地方感到不安全,如扬州和南京。只有繁华的港口城市杭州,不仅远离前线,还依靠水军的守卫,必要时还可以划船上海。这都是基于南宋君臣的逃生经历!
[img]451355[/img]
后来,南宋逐渐强大,金兵撤回北方,只支持中原的伪政权作为缓冲。因此,南宋的边境越来越稳定。即使在两国之间的拔河战中,南宋也能继续取得胜利。因此,朝廷官员开始主张迁都南京,北伐收复失地,甚至直接捣毁黄龙,摧毁金朝。
的确,南京在宋朝之前的地位明显高于杭州。一般来说,北方政权建都时,要么是长安,要么是洛阳,南方政权选择南京几乎没有悬念,如东吴、东晋等。虽然杭州海贸在唐代逐渐发展,但比南京差得多。毕竟,南京作为东南地区的经济、军事和政治中心的地位很难动摇。而对于只有半壁江山的南宋来说,南京既在长江南岸,又更靠近前线。南京从杭州迁都意味着更有进取心。
然而,一场哗变浇灭了南宋君臣的进取精神,只留下对北方强敌的恐惧。
绍兴7年8月8日,刘光世总部统制官李琼、王世忠发动兵变,杀死监军吕志,率领4万精锐,向北投降了金人支持的伪齐政权,这是历史上著名的“淮西兵变”。
[img]451356[/img]
“淮西兵变”逆转了江淮前线的进攻和防守态势,这就像当头打击一样,打破了南宋君臣的雄心壮志,也打破了他们心中最后的勇气。他们不是命运归来的正统王朝吗?为什么一支4万的主力军会抛弃他们?满朝文武的信心似乎被不可逆转地摧毁了。从那时起,“迁都南京以利北伐”自然不再被提及。他们想远离前线!
果然,宋高宗赵构在位后期,金国皇帝完颜亮亲率大军南征,轻易撕开南宋江淮防线,饮马长江。金军大营和南京只有一条河隔开,虽然完颜亮没有渡江,但也足以让南宋君臣后怕。若南京是南宋的首都,很难保证颜亮不会强行渡江攻城,以全不世之功。此后,南宋君臣彻底放弃了迁都南京的计划,专心经营杭州。诗人叹了口气:“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时期,杭州居民17万户,人口100多万。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虽然定都杭州延续了宋朝百年的寿命,但后人并没有那么认识到这一举动。只有南宋拥有江淮,而不是金陵。定都临安后,南宋君主的雄心不在。南宋也被历史学家定义为一个偏安的王朝。
与杭州相比,南京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选择南京作为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