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的将军如云,秦琼、徐茂功、程咬金、裴仁基、裴行成、徐圆朗、刘黑凯、牛进达、吴黑凯、李孟尝、郭孝恪、李大亮、王伯当、王君廓、张亮、李君羡,可以说是超豪华阵容。但最终输给了王世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李密输掉这场战争的表面原因是单雄信和冰元真的背叛了敌人王世充。事实上,有三个因素,其中一个关键人物很容易被忽视。
[img]451159[/img]
一、李密德行不正
李密来自关龙集团。他的曾祖父是西魏的“八大支柱国家”之一李碧。他的家庭背景很高贵。然而,他也很有野心。隋末,他看到世界将是混乱的,所以他投靠杨玄感作乱。杨玄感失败后,李密被全国通缉,绝望地投靠瓦岗寨。
瓦岗寨原本只是一个土匪窝,靠抢劫过去的商船生活。然而,随着李密的加入,瓦岗寨以优秀的军事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不仅扩大了领土,而且多次击败朝廷军队,没有失败。翟让原首领自知自己的能力差距,便大方地让贤。但出乎意料的是,李密实际上做了一些忘恩负义的事情,怀疑翟让,并摆下鸿门宴,杀死了他以前的恩人和他的亲信和家人。
然而,翟让原来的下属中有许多人才,如单雄信、徐茂功、冰元真等。就业时,单雄信跪下求饶,王伯当为徐茂功求情。李密并没有杀死所有的人,但这也为瓦岗未来的内部破裂奠定了基础。
如果不是李密德行为不当,忘恩负义,如果他能妥善处理翟让的事情,就不会留下单雄信和冰元真的隐患。
[img]451160[/img]
二、李密自负轻敌
曾经的瓦岗寨人才济济,战无不胜,攻下洛口仓,获得粮仓,实力大增。而且开仓放粮吸引了无数人加入义军,是最有势头的起义军。但这时,李密飘了,改变了之前谨慎周密的风格,开始了军事进步,一个个和周围的强敌作战。
最失败的一次就是与宇文化和火拼,失去了不少兵力,精力充沛。而且李密打宇文化和小算盘还是很奇怪的,就是想巴结越王杨侗(皇泰主)坐在洛阳。杨侗是杨迪皇帝杨光的孙子,没有跟随杨迪皇帝到江都,留在洛阳受王世充保护。杨迪皇帝在江都被宇文化杀害。李密想通过杀宇文化和为杨东报仇来赢得他的青睐,然后进入洛阳,然后控制他成为傀儡。
这个想法其实很愚蠢。洛阳有王世充。李密怎么能进去?宇文化和军队只是从关中流浪到江都的军事力量。他们想回到关中的家乡,与妻儿团聚。基本上,他们可以被视为没有领土的力量。李密打败他们,除了失去军队,没有领土、人口和经济收入。
此外,与宇文化和火的斗争已经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当它还没有完全恢复时,它直接把矛头转向王世充,继续战斗。众所周知,王世充占据了洛阳,这一地区具有人口优势,粮食更容易筹集,李密除了洛口仓库的粮食供应外,还有很多局限性。可以说,李密对这场盲目的战争非常自负,太轻视敌人了。
三、李密战略失误
李密的军事指挥能力还可以,但战略水平却很差。
公元618年是隋末世界走势最关键的一年。今年,李渊在唐代建立了改元武德,并派李孝恭和李靖开始攻略巴蜀;江南萧铣进入巴陵建立大梁一年,杜伏威和辅公占据历阳一年多;窦建德和刘武周在山东和河北建立了许多领土,此外,还有薛举、李轨、沈法兴、李子通、林士宏、冯盎等多股势力。
其中最成功的战略规划是李渊和李世民的李唐。他们从山西太原出发,先从西到西,占领长安。他们遵守潼关、函谷关、黄河等危险需要,然后遵循秦朝六国战略路线,一路南下穿越秦岭,赢得富饶未经战争的巴蜀,然后摧毁楚地、岭南和江陵;一路西征陇右,河西解决后顾之忧,然后向东向中原挥手,摧毁剩下的最强大的分裂势力。
李密之的错误在于,在李渊和李世民抢占关中之前,他的顾问柴孝和建议他让裴仁基守住洛仓和翟让守住洛口仓,然后征服关中,征服长安。柴孝和的战略路线与李唐的战略路线不谋而合,遗憾的是李密目光短浅,根本不听。他认为中原是世界的关键,尤其是洛阳,是世界的首都,谁占据谁是名义上的世界之主。他想得到傀儡杨侗,也想效仿曹操。
众所周知,中原,尤其是洛阳,无天保险可守,有很多割据势力在虎视眈眈,是诸侯混战的主战场。当他和其他割据势力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李唐刚来坐下来收渔民的利益。毕竟他还是给别人做了婚纱。
更重要的是,李密还把自己的命根罗口仓交给了冰元真,在莽山大战期间,冰元真献给了王世充,直接消灭了瓦岗军的粮食。
李密没有听柴孝和的战略建议,放弃了易守难攻的关中,选择了易攻难守的中原,这注定了瓦岗的失败。芒山大战期间,听说柴孝和溺水洛水,李密痛哭流涕,后悔了。他不应该听柴孝和的话!
李密的将军如云,为什么最后输给了王世充?